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语文>>常州青语>>文笔生花>>课改交流>>文章内容
进入语言的“藕花深处”,踏上对话的“通幽曲径”
信息时间:2012-04-26     阅读次数:

进入语言的“藕花深处”,踏上对话的“通幽曲径”  

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蒋建春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孔子游春》教学片段:  

师:对于课文第2 自然段,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生:为什么说“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  

师:这句话是个什么句子呀?  

生:打比方的句子。  

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大自然比作母亲。  

师:那么,大自然和母亲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生:课文中说,广袤的大地就像母亲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就像母亲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就像母亲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就像母亲甜蜜的絮语。  

师:还有什么相似之处吗?(鼓励地)生:(沉默)  

师:(深情地)提起母亲,我们每个人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暖流;提到母亲,又有谁不为之动容……  

生:(兴奋地)我想起来了!母亲为我们超持劳累,却从不抱怨什么,大自然也像母亲一样,默默地奉献者着她的一切,使我们有吃的有穿的……反正,没有大自然就没有我们人类。  

(其他同学恍然大悟)  

生:母亲比爸爸会说甜蜜的语言,大地也会说甜蜜絮语。  

生:母亲比较温柔,大地有宽广的胸怀。这个有些相似。  

生:母亲用乳汁养育了我们,大地用生产出来的东西哺育了我们  

师:你真棒,领悟得好,说得也好。是呀,大自然与母亲不仅形似,她们都具有可贵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谢谢吴焱同学,是他提的这个问题很好,使我们更深地理解了这句话。让我们一起读“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读完这一段,要求读出感情)  

师:大家知道这段话的末尾为什么用省略号吗?  

生:表示语句的省略,就是大自然和母亲在形似方面还有话没说完。  

师:还有什么话没说呢?你们来补充补充。  

生:(凝神思考)  

生:峻峭的山峰是她强劲的筋骨。  

生:不息的河流是她奔腾的血液。  

生:美丽的花儿是她衣裳上的花纹。  

生:绿草是她的美丽的皮肤。  

生:闪烁的星星是她身上的钻石。  

……  

师:(鼓掌)同学们说得真好!  

升:绚丽的鲜花是她迷人的微笑。  

师:(欣喜地)真美!  

   

反思:关于语文课的第一性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这节课,老师就通过暗示、启发、引导等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语言的进入语言的“藕花深处”,踏上对话的“通幽曲径”。当学生以自己的个性化体验感应到文心脉搏以后,再让学生品味文本中语言的精致与微妙。这样,感性的触角与理性的视角形成交互的双维,语言学习和精神成长成为互为资源、彼此促进的元素。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