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课程改革 >> 课程开发 >> 理论 >> 内容
校本课程的四个模式

【信息时间:2004-01-05  阅读次数:
 

1.目标模式。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泰勒。泰勒将课程开发过程分解为确定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四个阶段。目标模式强调,以上四个阶段是一个按部就班的直线式过程。

2.动态模式。动态模式把课程开发过程视为一个互动的过程,认为不必拘泥于目标模式坚持的直线式做法,课程开发既可从确定目标开始,也可从其他步骤开始。

3.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相反,过程模式主张在课程开发中应详细说明学习的内容,但不必预先确定期望达到的行为目标。

4.环境模式。这是校本课程比较常用的模式。环境模式主张,在课程开发中,应对学校内外部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估计。环境模式主要由环境分析、目标制定、计划制定、实施、评价五部分组成。

(王斌华著: 《校本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打印] [关闭]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01
技术支持:常州风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