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AI助力地理学科融合创新——AI赋能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纪实
信息时间:2025-11-03     阅读次数:

为进一步探索AI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20251029日,常州市花园中学地理组成功承办了一场以AI赋能地形图判读”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花园中学王志芬老师主讲,巧妙地将人工智能与传统教学手段相融合,为学生构建直观、立体的地理空间概念,吸引了全市众多地理教师观摩学习。

1.研究展示

地形图的判读一直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难点。在此次公开课上,王老师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学生熟悉的“土豆山”作为教学载体,以小王同学想为登山和露营做攻略问AI遇到疑惑,做为整节课的情境并据此展开各环节,开展了一场传统实践与AI技术有机融合的探索。

 图片1.jpg

实验教学部分的“土豆山”的设计很有新意,先看动画演示等高线的绘制,再分析等高线海拔高低和疏缓的含义,最后再结合土豆山按步骤绘制对应的等高线。学生借助“土豆山”可以更直观的探究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陡坡和缓坡山体部位等高线的特征。对于学生等高线山体部位作品的展示和汇报给出及时有效多样的评价,注重学生的能力锻炼和培养。

 图片2.jpg

观摩教师一致认为,本节课最成功之处在于实现了传统手段与AI赋能的无缝衔接:手工制作夯实了基础知识,建立了空间感。这种有机融合既保留了地理实践教学的本真,又充分发挥了智能技术的优势,有效破解了教学难点。

 图片3.jpg

这场公开课展示了我校教师在智慧课堂建设中的创新成果。学校将继续鼓励教师探索人机协同的教学新范式,让科技真正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

2.交流互动

公开课结束后,王老师还针对本学期花园中学地理教研组如何运用AI 辅助地理教学,辅助学生学习,开展了AI,让地理课“活”起来》的讲座,全市众多地理教师聚集一堂对AI赋能地理教学进行了学习和交流。

王老师总结了AI的三大核心作用:化抽象为具体——神奇的“空间观念构建师”;化枯燥为有趣——专属的“兴趣驱动引擎”;化统一为个性——高效的“因材施教助手”。并对每个核心作用给出实践中的AI教学实例,有效的做出示范。


   AI对于初中地理教学来说,就像是一台功能强大的“教学显微镜”和“时空望远镜”。它让我们有能力将宏大的地理景观缩小到课堂,将漫长的海陆变迁过程浓缩到瞬间。让我们拥抱这位“超级助手”,共同设计出更多让学生惊叹“地理原来这么酷!”的精彩课堂。

图片4.jpg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