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常州市举办“苏教名家”第三期培养对象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思想领航深耕教学实践匠心筑梦追寻常享好课
信息时间:2025-10-15     阅读次数:

为深入贯彻“苏教名家”培养工程宗旨,充分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0月10日,常州市举办“苏教名家”第三期培养对象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李辉、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教授、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何锋博士、苏州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金生鈜教授、市教育局副局长俞群祥、市教科院院长韩志祥、市教育局人事与教师工作处处长潘莉等出席活动,全市骨干教师两百余人参加现场活动。

本次活动聚焦教育教学创新实践,通过教育教学主张报告、课堂教学展示、沙龙研讨与团队汇报、专家点评,搭建起专业交流与成长的高端平台,彰显了苏派教育的深厚底蕴与常州教育的奋进姿态。

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李辉阐明“苏教名家”培养工程是积极回应“教育强国”教师何为的时代命题、推动江苏教育从规模领先到内涵领导转型的重要举措。他强调了“苏教名家”培养工作的阶段成果和实践追求,指出培养对象应重点聚焦育人方式改革、教育资和教师队伍建设等重大问题展开实践研究,希望培养对象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做学生成长的引领者;立教育改革潮头,做教育创新的探索者;深化教育教学研究,做教育思想的建构者;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做教师成长的带动者。

03.jpg

市教育局副局长俞群祥致辞,他指出,常州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出台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若干举措,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新时代教师队伍。他希望,“苏教名家”培养对象要实现三个维度的突破:一是从“经验积累”到“思想凝练”的跃升,二是从“个人探索”到“团队辐射”的延伸,三是从“课堂改革”到“素养育人”的深化,争做师德弘扬的示范者、教育改革的拓展者、团队成长的领航者,为常州和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04.jpg

分享教育教学主张

常州市钟楼区教育局副局长曹月红(原工作单位:常州市荆川小学)以《自觉担当,促每一位儿童健康成长》为题,提出“以生为本、主动担当”理念,融合精神素养培育、完善担当内涵建构、形成形象特质塑造等行动,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绘就担当教育的卓越品质。

05 苏教名家分享-曹月红.jpg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李军老师以《小学校 大文化——文化强校愿景下的时代思考与探索实践》为题,从文化育人视角切入,探讨了校园文化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融合,指出“小学校”虽承载空间有限,却可通过地域文化与多元优质文化的创造性结合,实现“大文化”的育人价值,进而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核心素养。

06 苏教名家分享-李军.jpg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韦叶平老师以《研学物理:“知识积累教学”走向“素养发展学习”》为题,阐述了“研学物理”的教学主张,提出以重建学习观念、重构学习过程、重塑教学行为来实现“知识积累教学”向“素养发展学习”的转型。

07苏教名家分享-韦叶平.jpg

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教授对三位“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教育教学主张报告进行点评,他提出学校需凝练具有纯粹性、实践性、一致性、植物性的学校精神,营造以合规、合理、合时、合标为主旨的“四合”共同文化,构建兼具科学性和人文性的实践体系,并以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为抓手,创建高品质学校。他进一步指出:教师作为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以教育情怀为动力,以厚实学识为底蕴,秉持“工作即研究”理念,形成并在实践中持续打磨个人关键词作为“名片”,才能不断迈向名师、名校长的行列。

08 上午专家点评-杨九俊.jpg

展示课堂风采

三位“苏教名家”第三期培养对象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沙龙研讨活动在常州市实验小学、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三个分会场举行。

曹月红老师执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

李军老师执教九年级化学《初体验:简易供氧器的设计与制作(一)》

韦叶平老师执教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

诠释实践主张

曹月红老师围绕“以非连续性文本为载体的‘致用语文’教学主张实践”展开专题汇报。这一主张的形成,源于她对非连续性文本教学长达十余年的执着研究——从最初关注说明书、图表等实用文本的教学策略,到逐步构建“真实情境—言语实践—素养提升”的教学框架,最终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范式。

12.jpg

李军老师围绕“自觉课堂”的建构展开分享,介绍了以“唤醒学生生命绽放”为核心目标的实践路径。15年的教学实践,逐步提炼了以“学生在场、教师赋能、技术助力”为核心的“自觉课堂”范式,教师从“传授者”转型为“设计师”,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技术从“辅助”升级为“赋能”,课堂以真实情景、挑战性任务联动,评价采用“内省+增值”双维体系,旨在助力学生自主成长,持续探索教育的本质与生命成长的更多可能。

13.jpg

韦叶平老师提出研学物理的三大核心举措:一是重建学习观念,明确“研学物理”教学主张;二是重构学习过程,提炼“自主实践——质疑批判——思想凝炼”学习范式;三是重塑教学行为,推出“3实验重构课堂”教学策略,推动物理课堂从“知识积累教学”向“素养发展学习”转型。

14.jpg

实现团队赋能

常州市荆川小学师生团队带来“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探索”专题分享。

常州市田家炳初级中学王玉萍老师在团队展示中,以“根植青果文脉滋养生命自觉”为题,分享学校凝练“青果文化”、构建青果“VIP”发展性课程体系3.0版的育人实践。

江苏省韦叶平名师工作室成员党强强老师,以“追光而行,向课而生——在名师引领下深耕”为题作汇报,分享了在工作室的成长感悟与收获。

x1.jpg

本次报告会分会场特邀江苏省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杨九俊、苏州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金生鈜、江苏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专委会理事长李亮博士、南京师范大学任红艳教授、盐城师范学院杨玉琴教授、扬州大学吴星教授、南京大学万建国教授、苏州大学桑芝芳教授、江苏理工学院庄西真教授等专家进行现场点评和专业指导。

X2.jpg

本次江苏省“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第三期培养对象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既是常州对培养对象教育教学实践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一次推动教育思想碰撞、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盛会。未来,常州教育将持续以“苏教名家”培养工程等项目为依托,加快名师名校长培养步伐,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耕教学实践、追寻常享好课,为江苏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常州力量。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