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小学科学教师深度理解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精神、灵活实践科学教学,10 月 9 日,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鼎力支持的常州市小学科学学科新课标新教材主题培训活动,在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举行,常州市、区骨干教师代表共约120人参加了培训。培训以“解读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内容;构建生本课堂”为主题,邀请专家现场授课,给与会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教研盛宴。
AI 时代来袭,教师如何 “育人”?
上午,沈亚萍校长(常州市新北区香槟湖小学党支部书记,正高级教师,小学科学特级教师,长三角小学科学教学专家)带来《AI 时代,学科教师的育人实践》主题讲座。讲座中,沈特从时代与技术的互动关系切入,指出:技术是时代特征的核心体现(如人工智能、可再生能源技术深刻改变社会),同时技术又能 “超越与重塑” 时代,从生产方式到社会结构,实现全链条重构。她先拆解 AI 革命的五大核心特征 ——加速度快、功能边界延展、门槛下降、人与技术共进、复杂协同重构生态,让教师清晰把握时代趋势。
在谈及教师如何应对 AI 革命时,沈亚萍校长特别强调 “回归教育本质” 的重要性。她指出,尽管 AI 在效率、功能上不断突破,但教育的核心“育人” 从未改变。她提出,教师需跳出 “技术焦虑”,守住三大本质:一是坚守 “以人为本”,关注学生情感培育、价值观塑造,这是 AI 无法替代的核心;二是聚焦 “能力培养”,利用 AI 辅助教学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批判性思考,培养 AI 难以复制的创造力与协作力;三是依托教研共同体,以 “共同愿景” 凝聚力量,将 AI 作为教学工具而非主导者,让技术服务于构建生本课堂的初心,真正实现“用技术赋能育人,而非让技术替代教育”。
新教材背景下,教学如何 “破局”?
下午,无锡市教育科研究院科学教研员季荣臻教研员(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编写组员)带来《新教材背景下的新教学实践》讲座。他先点出当前教学的 “真痛点”:教学主题不科学、概念游离无逻辑、教学立意低、器材(数据)模糊等真问题,引发教师强烈共鸣。
他给出新教材教学革新方向:基于现场教学对话的专业行动,以 “基于现场教学对话的专业行动” 为核心,从方案实施(验证探索促成长)、教研反思(灵活调整务实化)、总结优化(螺旋上升提质量)、制度理论(教学研究共生) 四方面,提供可落地的实践路径。
学思共进,为科学教育注入新动能
培训全程,教师们专注聆听、积极记录,在专家的引领下,对 “新课标如何落地”“新教材如何用活”“AI 时代如何育人”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少教师感慨:专家的分享既扎得住理论,又接得了地气,让我们明白科学教学的变(时代、技术、教材的变化)与不变(育人本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未来教学更有方向感了!”
此次培训为常州市小学科学教师搭建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助力教师提升课程理解与实践能力,更推动科学教学向立足学生生活经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稳步迈进。相信在专家的引领与教师的实践中,常州小学科学课堂将不断绽放新的光彩,让学生真正爱上科学、学会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