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AI赋能英语课堂,建构教学新样态
信息时间:2025-10-02     阅读次数:

在人工智能浪潮的推动下,传统的英语课堂正经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AI技术正在深度赋能教与学的全过程,构建出一种高效、精准、个性化的英语教学新样态。

2025926日上午,名为AI赋能英语课堂,建构教学新样态”的初中英语主题教研活动在清潭中学召开。局属学校初中英语老师一起研讨了AI技术在课堂上的使用。常州市清潭中学王朋和钱欣两位老师把豆包,剪映等人工智能工具融入英语课堂,使英语课堂充满了生机和多样性。

与书本对话,让课堂更lively

课堂里突然“走进”一位美国交换生?屏幕中出现的阳光少年Toby,瞬间将学生们的注意力牢牢吸引。这不是真实来访,而是王朋老师借助AI技术打造的沉浸式学习场景。在这堂以Toby校园生活为主题的听说技能课上,老师借助AI将静态教材转化为可互动场景,学生沿着“认识Toby、感知校园差异、分享自身生活”的脉络,传统听力课变身为“互动剧场”。

“以往用预制视频,学生只能看,现在AI让 Toby‘活’了起来。”王老师介绍,为精准匹配课堂教学目标,课前她通过AI工具豆包生成了系列定制化视频:既有Toby站在学校门口的自我介绍,也有他与同伴Millie的校园生活分享,更包含能引导学生开口的对话场景。“AI的智用关键不在形式新颖,而在是否服务于教学。这些视频不是随意生成,每一段都紧扣听说技能训练的需求,确保技术真正为课堂实效服务。”

课堂创新也收获了学生的积极反馈。“以前听力课是听录音、做练习,现在跟着Toby体验校园生活,不仅注意力更集中,还更想开口交流。”课后,不少学生表示,AI让学以致用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具体实践。王老师认为,借助 AI 工具,课堂不再是教师单向输出知识,而是师生、“人机”双向互动的平台。“语言学习本就需要真实场景,AI恰好搭建了这个桥梁,让学习更高效,也更贴近语言运用的本质。”

    在王老师看来,这堂英语课的探索,核心是让AI的智慧融入教学每一个环节。“AI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让课堂更有温度、更具活力的桥梁。”她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AI在教育中的更多应用场景,推动英语课堂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深度转型,让技术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助力。

图片1.jpg

AI老师助力,让写作更easy

钱欣老师的课,动画中出现的美国少年 Toby无缝衔接上节课内容,既激活了学生的旧知,也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堂以 “校园生活优化” 为主题的建议信写作课上,钱老师借助 AI 将静态教材转化为多维度互动场景,学生沿着“认识 Toby 校园生活、分析 Millie 建议信、撰写自身建议信”的脉络,传统写作课变身为“校园问题探究与表达实践场”。

“以往用静态课本范例,学生只能被动模仿,现在 AI 让教学资源‘活’了起来。”为精准匹配“校园建议信写作”的教学目标,课前钱老师通过 AI 工具生成系列定制化资源:既有展现 Toby 校园生活的导入视频,也有可互动交流的 AI 校长形象,更有能提供个性化评分的 AI 教师功能。AI 在教学场景中的 “智用” 核心,从来不在于技术形式的新奇,而在于能否真正服务于教学本质。这些 AI 生成的教学资源绝非随意堆砌,每一项设计都紧密围绕 “调查分析—书信写作—优化完善”的能力培养链条展开,其根本目标是让技术穿透工具表象,切实为课堂教学实效赋能,确保学生能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夯实对应的核心素养。

课堂创新也收获了学生的积极反馈。“以前写建议信是照搬模板、套用语料,现在跟着 Toby 对比校园差异、和 AI 校长交流想法,不仅写作思路更清晰,还更想为校园改进提真建议。”课后,不少学生表示,AI “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从抽象概念变成了具体实践。参会教师一致认为,在教学中使用AI既能用多模态资源点燃学生兴趣,也能以个性化互动和评价帮学生突破学习难点。未来会继续探索 AI 在英语读写教学中的更多可能性,比如拓展 AI 在文本分析、创意写作引导等场景的应用,推动英语课堂从 “侧重知识传授” 的传统模式,向 “聚焦语言运用能力、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 的方向转型,实现学生全面成长的有效支撑。

图片2.jpg

 研讨反馈,听课老师们现场评课

明德中学的许雅兰老师认为:王朋老师的课设计精巧,运用AI视频使得各环节衔接流畅自然。AI视频背景优化视觉体验,贴合课程主题的动态画面,让知识更具象;课堂贴纸精准发挥“视觉锚点”作用,助力学生聚焦重点、提升听讲效率。

实验初中蒋毅嘉老师认为:王老师和钱老师的两节课教学内容充实多元,涵盖知识维度全面;结构设计逻辑清晰,各模块排布贴合认知规律,教学实施精准对标预设目标。同时借助AI技术赋能,打破传统“千人一面”的教学局限,实现个性化学习支持,让课堂更具针对性与适配性,有效提升教学实效。

市北实验丁老师认为:钱老师的写作环节的自评、互评、AI评与师评及时到位,多维度反馈快速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整体课堂质量高,学习效果显著。AI驱动的个性化学习路径,确保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节奏。

图片3.jpg

专家点评,启迪思路

    市教研员刘芸老师在课后高度评价了两位老师的课,并对AI在英语课堂的运用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见解。

刘老师赞扬王朋老师的课整体教学质量优异,目标达成度高,教学设计科学合理,各环节推进有序且成效显著。其一,通过创设视频情景,既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巧妙降低知识理解门槛,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其二,借助影音图像实现“视频降荷”,将抽象内容具象化,有效辅助学生突破理解难点;其三,课堂预设的教学目标、核心任务、情景搭建与互动活动均高质量完成,教学闭环完整,充分保障了学习效果。

钱欣老师的写作课设计全面且精准,在写作前便围绕“内容、结构、语言、动机”四大核心维度,开展了扎实的教授与铺垫,为学生搭建起清晰的写作框架,有效解决了写作起步阶段的关键困惑。写作后,自评与AI评价反馈及时且准确,能快速帮助学生定位习作问题;更值得肯定的是,评价后进一步运用AI技术对作文进行润色指导,将评价结果转化为具体提升方案,在AI辅助下切实助力学生突破写作瓶颈,高效提升写作能力。

刘老师还指出AI赋能英语课堂是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一个缩影。这种新样态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更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与普及,AI+教育”的深度融合必将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