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9 日下午,由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 “名师空中课堂・教学新时空” 高中英语专题教研活动,在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顺利开展。活动依托省教科院 “教学新时空” 网络平台同步直播,全省高中英语教师线上线下共研 “学科育人视角下的课堂教学转型 —主体性能用课堂”,为高中英语课堂提质增效注入新动能。
本次教研活动由常州市英语教研员宋德龙老师主持,聚焦 “主体性能用课堂” 核心主题,通过课例展示和专家点评,层层深入探索课堂教学转型路径,充分体现 “以学生为主体、以能用为目标” 的教学理念。
课例展示环节,宋德龙老师以高一英语必修一第二单元《Extended Reading-Mama and Her Bank Account》第一课时为载体,采用 “能用大任务统领” 教学模式:通过设计贯穿课堂的核心任务,为学生预留充足的自主探索时间与空间,引导学生在自主研读中感受文本的文学魅力,真正将课堂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探究的主角。
随后,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顾慧艳老师带来该文本第二课时的教学展示。课堂以 “撰写个人家庭之爱的故事” 为核心任务,借助评价量表与词汇库为学生搭建表达支架,学生自主建构,并与同伴协商互助,讨论完善写作成果 — 学生自主生成的精彩故事引发现场阵阵掌声;课堂尾声,顾老师分享个人故事,将情感共鸣推向高潮,最后以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的互动提问,简洁高效地完成了课堂总结,恰到好处地实现了“学—用—悟” 的语言学习闭环。
课后研讨环节,专家团队围绕 “主体性能用课堂” 展开深度解读。宋德龙老师详细阐释该课堂模式的基本内涵与操作范式,明确 “学习即生活” 的教学理念,强调教师需从 “主导者” 转变为 “引导者”,切实保障学生的课堂主体性;顾慧艳老师结合两课时教学设计,分享一体化备课思路,指出两节课始终以 “完成能用大任务” 为教学目标,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运用的有机衔接;刘青老师从实践细节切入,解析 “主体性能用课堂” 中 “学生整块时间自主探究”“教师非应邀不干扰”“学生协商共建” 等环节的设计逻辑,并从心理学视角为该模式提供学理支撑;魏恒建老师则从 “who(面向谁)、why(为何做)、how(如何做)、what(达成什么)” 四个维度,论证该课堂模式的实践价值—立足学生已有生活经验,通过体验式阅读激活思维品质,在语言运用中落实学科育人目标。
此次专题教研活动,以课例为抓手、以研讨为纽带,为全省高中英语教师搭建了 “主体性能用课堂” 的实践交流平台。下一步,常州市将持续深化 “主体性能用课堂” 探索,推动高中英语教学从 “知识传授” 向 “能力培养、价值引领” 转型,为提升全省高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贡献常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