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高三数学立体几何板块的备考精准度,助力学生在立体几何板块的突破难点,9月25日,常州市2025—2026学年数学高三教学研讨会暨“立体几何中的动态轨迹问题” 同课异构市级公开课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顺利举办。本次教研活动内容充实,涵盖了“听课观课—集中评课—讲座分享”三个环节,来自各辖市(区)的数学教师代表五十余人齐聚一堂,研读教材,分析真题,共同探讨立体几何中的重难点问题,提升课堂质量。
同课异构焕活力
来自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刘万稳老师和来自常州市第一中学的张美玲老师以“立体几何中的动态轨迹问题”为主题开展同课异构的公开课,两节高质量的专题课,让在场师生对立体几何动态轨迹问题有了更深入、更多元的理解。
刘万稳老师的课堂清晰有序,更关注“模型抽象与方法提炼”。课堂上,他引导学生从日常作业中的动态问题抽象出两个基本模型:保持平行或垂直的动态轨迹模型与保持等距或等角的动态轨迹模型。从学生所熟悉的正方体出发,逐一突破两类问题,利用Geogebra软件动态呈现正方体表面截球的交线情况,结合问题串,帮助学生从对问题的直观感知上升到严谨的逻辑推理,体会到利用“降维”解决空间动态问题的思想。
张美玲老师的课堂由浅入深,更关注“方法预设与动手操作”。课堂上,她先带领学生回顾了常见的动点轨迹:球、圆锥侧面等,为后续复杂的动态问题搭建脚手架;之后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绘制轨迹,锻炼空间想象能力,在例题的选择上,张老师也考虑到了学生容易忽视的“有界性”,教学环节层层相扣,全面细致,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动态问题静态化,空间问题平面化,几何问题代数化”的思想。
深析课标明思路
课后研讨环节,来自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周洁老师带来了《夯实基础 构建网络 提升思维——高三立体几何一轮复习教学建议》的专题讲座,周老师结合课标要求与新高考近年真题特点展开。首先解读课标核心任务与教学提示,明确“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的重要性及方法选择的原则;之后,周老师指出高频考点与复习重点。针对学生基础薄弱、知识碎片化、空间想象弱等痛点,从“夯实基础(梳理概念、推导定理、规范解题)、构建知识网络(核心辐射结构、思维导图)、提升思维(空间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训练)”这三个方面给出具体策略,助力教师高效开展复习教学,帮助学生突破空间思维障碍,为备考奠基。
研路同行促提升
本次教研活动既是紧扣课标与教材、深耕高考复习的扎实实践,也是全体教师破解教学难点、提升专业能力的关键契机。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将持续搭建优质教研平台,为高三数学复习提供专业支撑。期待各位教师将本次研讨成果转化为教学实践,助力学生筑牢空间思维根基、提升综合解题能力高考数学冲刺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