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高温夏日长,骄阳如火炙四方”,8月14-15日,常州市2026届高三化学教师暑期新高考培训活动在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如期举行,我市全体高三化学教师不惧热浪,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与执着,齐聚校园,在高温的“烤”验下,积极参加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由常州市武进区学校与教师发展中心高中化学教研员周萍老师主持,全市高三化学教师齐聚一堂,共同交流研讨高三复习备考经验方法。
教学难点突破 深耕教材教法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的周泳先老师在《溯因分析》中提出教师应以课标为纲,深挖教材。周老师以具体题目为例,找到模拟题与真题之间的关联,挖掘其考点在教材、课标中的表述,分析出题目的及考察要素。并归纳总结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研讨同一题型在不同复习阶段的重点。做到立足基础,重点突破。
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高级中学的秦青梅老师从高考命题、学生学情两个方面进行了分享。秦老师通过对比新旧高考有机化学模块,分析近三年有机化学试题的特点及演化趋势。结合有机化学陌生复杂的特点,需引导学生将关注点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从官能团与化学键的变化、有机物性质与转化关系等方面结合学生学情夯实基础,并以αH为例分析陌生反应信息的读取与应用能力在高考中的重要作用,从而进行难点专题的突破,最终推动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在教学和考试中的落实。
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的邹丽丹老师侧重于物质结构与元素化合物两方面分享复习策略。找到其在课标中的要求,分析命题特点和高频考点。元素及化合物相关知识点多面广,题型多样,需要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科学模型;把握其本质,避免死记硬背。邹老师强调要加强模块间的相互融合,综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结合真题训练,提升迁移运用能力。
学业质量提升 聚焦复习策略
一轮复习是高考备考中最基础、最关键的阶段,常州市金坛区第一中学的丁志广老师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出一轮复习时对应的教学策略。基础层的学生要以微专题的形式引导学习,从物质性质、基础实验等方面强化变式训练,重视错题整理。能力提升层的学生则主要以小组合作探究、问题链驱动的方法提高其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配以一定量的限时训练冲击高分。
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的王敏敏老师认为一轮复习具有全面、基础、系统、扎实的特点,需要教师把握中下难度,不偏离教材课标的范围,做到知识全面复习。鼓励教师通过研究真题的方式获取高考考察方向,明确其考察目的并对标核心素养。高效的课堂离不开良好的师生互动,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试卷评估的方式了解学生,打造高效课堂。
从全面覆盖到重点突破,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的徐凌刚老师分享了二轮复习策略,二轮复习需要深挖教材内容,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为确保核心主干知识的落实,通过专题整合、深挖内涵、辨析易错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内容的排查与深化。教师在进行综合卷的批阅与分析时,对高频错题进行归类,找到学生的共性问题,重点统计知识薄弱点,并与高考命题相关联。
常州市新桥高级中学的顾秋华老师主要提出二轮复习的策略,她认为二轮复习应以专题形式回归教材,实现知识的结构化。倡导教师要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可以通过每周一到两次的限时训练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让学生学会在考试中合理分配时间。并且重视错题整理,实现错题过程再现。
聚焦学科建设 激活团队效能
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的马汝亮老师为大家分享了高三化学备课组建设的实践路径与策略探究,马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该学校高三化学教师的基本情况,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进行分析,通过参加名师工作室、外出学习、校本教研等方式快速成长。备课组共同研读教材与课标,明确教学方向,提高备考效率;研究高考题、模拟题,交流信息,做到精准化备课,形成“研-教-思-改”的教学常规模式。
打破题海战术 优化资料设计
学案能够基于学情适切学生,提升学习的针对性与效率,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的刘梦琦老师针对学案设计的思考与实践进行了分享。学案设计要遵循目标导向原则、系统性原则以及实用性原则,围绕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水平,紧扣高考命题趋势。先关联课标以确定课时目标,通过研究高考题目,把握高考动态。在充分分析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弥补学生知识漏洞。
江苏省溧阳中学的徐加刚老师侧重校本作业的编写,高考试题要求学生以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同时结合学生情况的变化,需要教师提供高效的备考策略。徐老师倡导教师用好课程标准,以实验分析题为例说明运用课程标准的方法,详细分析必做实验在高考题中的分布情况。各阶段的作业设计侧重点不同,结合具体的作业设计成果加以说明,建议一轮复习以基础知识点为主,穿插近年高考题和模拟题;二轮复习进行专题训练;三轮复习进行重难点的再突破。
多元分层教学 提升课堂效能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沈燕萍老师分享其对于化学资优生的培养,沈老师认为不同复习阶段有不同的重点,要充分利用资料,回归教材本身。在一轮复习中,遵循同化顺应理论,夯实学生知识基础,结合不同版本教材,通过默写单等形式为学生打下坚实基础。二轮复习中则聚焦问题解决,深化学科知识理解,结合题目分析问题解决方法,强调在日常教学中追问的必要性。通过思维训练、实验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科能力,实现学生思维与实践的协同发展。
常州市戚墅堰实验中学范成梅老师针对后进生提出转化策略,后进生具有较大的学习潜力,对学校达线率起到重要作用,要抓好后进生的学习情况。面对后进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方法效率低下、心理压力过大等特点,范老师提出要精准把握学生情况,做到“一生一档”。在课堂教学中,从教学内容、课堂活动设计的角度进行分层教学。为后进生进行个别辅导,作业分层设计与布置。推进“1+1+1”化学同盟,促进学优生与后进生结对帮扶,教师每周哦发布任务卡。
活动最后由周萍老师进行总结,她指出两天的分享交流收获颇丰,立体化分层化的教学体系为老师们提供了教学抓手,实现知识到素养的全面提升,诠释了教学的真谛。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控教学节奏,做到因材施教,要用专业和智慧让每一位学生有所发展。
此次培训的圆满落幕,为我市各高中校2026届高三化学备考工作注入了强心剂。从高考命题趋势的精准解读到分层教学的实操技巧,从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到学困生辅导策略的群策群力,每一场分享都紧扣教学痛点,每一次研讨都聚焦备考焦点,让参训教师在理念更新与技能提升上双向收获。扎实的培训成果为2026届高考化学备考启航画出了扎实饱满的第一笔。
本次活动进一步实现了我市“同研共创、互利共赢”的区域教研目标,彰显了我市“开放、本真、笃行”的区域教研品牌。让我们怀揣一颗滚烫的“教育初心”,以“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再奋蹄”之志坚定信念,练就一腔热辣的“创新胆识”,以“敢教日月换新天”之魄勇立潮头,共同铸就我市高中化学学科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期待2026年我市化学高考再续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