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江苏省珠心算教育实验会议精神,提高各珠心算教育实验学校水平,向兄弟城市、学校交流学习课程管理、教学研究经验,推动珠心算教育实验工作深入开展,4月29日,常州—镇江小学珠心算教育实验联合研讨活动在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顺利举行。常州、镇江两市的小学珠心算教育工作者150多人齐聚一堂,以珠为媒,以数为桥,共同探寻珠心算教学的创新之路。参加本次活动的有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副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郭庆松老师,常州市财政局会计处朱敏涵处长,镇江市丹徒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特级教师,省珠心算项目负责人钱志平老师,镇江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陈敏老师,常州市教科院小学数学教研员蒋敏杰老师及本市各辖市区教师发展中心小数教研员。
本次活动以课例研讨、师生技能展示和专题讲座的三维联动模式开展,期间参会人员还参观了学校新建的珠心算学科活动馆“明珠空间”。
第一节课由武进区鸣凰中心小学黄爱明老师执教一年级《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黄老师创设小鸣珠游艺活动的情境,将例题两位数减一位数算式和之前所学的20以内的退位减算式构建结构组块,在拨珠对比中,加强指法迁移,形成技能内化。(图3 3-1)
第二节课由镇江市宜城小学王嘉璇老师执教一年级《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王老师结合问题情境,将例题从“够减直减”迁移到“退一加补”,帮助学生感悟算理与拨珠的一致性。同时,还设计了从实拨到空拨到想拨的三阶训练,促学生由具体的拨珠动作转化为大脑中的珠像图,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
两节研讨课后,沈佳芸老师带领鸣小珠心算社团的孩子们进行了指尖生花、过目不忘、最强大脑的珠心算技能展示,将古典珠算游戏融入日常训练中,在强化基本功的同时,也传承了非遗文化。社团的孩子们大方、自信、从容,拨珠娴熟,一次又一次地勇攀高峰、挑战自我。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赢得了现场领导、老师们的阵阵掌声。随后,鸣小全体珠心算教师进行了实拨基本功展示,整齐划一的珠起珠落声,彰显的是平时训练之功和专业素养。
钱志平老师结合两节课的设计作《单元整体背景下珠心算教学组织的策略》的主题讲座。钱特聚焦迁移性、系统性、关联性、深度学习四个方面指出,结构关联的组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拨珠”,更要通过算理理解、策略建构、规律发现,为学生打造了数学思考之门。钱特勉励全体珠心算教师进一步深研教材,珠数融合,在新编数学教材背景下进一步扎实珠心算教学工作。
陈敏老师充分肯定了两位执教者扎实的基本功和较高的教学素养,为鸣小学子的精彩表现点赞,并做《珠心算与小学数学融合的结构化教学探索》主题报告。她倡议大家构建珠心算技艺与数学课程深度融合的浸润式课程体系,让参会老师受益匪浅。
郭庆松老师对本次活动做专题引领。他特别对珠心算教育下一步行动提出了殷切期望:一是珠心算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为不同学生提供个别化指导,不让一名学生掉队;二是要充分钻研和正确解读珠心算教材的编排意图,以适切的形式用好教材。
本次跨市级珠心算联合教研活动,大家聚合力,强动力,增助力。我们将以本次研讨为契机,凝聚集体智慧,进一步深挖潜能,激发创新活力,继续在珠心算实验教育的沃野上播种希望。静待满园桃李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