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知行共振:从课堂到生活的跨学科之旅
信息时间:2025-04-30     阅读次数:

常州市协同课程项目“课程设计与跨学科教学”第13次主题研讨活动2025年4月27日下午在清凉小学举行课程设计与跨学科教学》《心育》项目全体项目学校和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常州市真爱梦想课程中心学校的相关老师、常州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胡红、上海市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钟履晔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开元外国语学校的6位老师在魏洪来校长的带领下也来参加课程设计与跨学科教学的交流与研讨,常州市清凉小学刘参校长,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校长陶雯、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商骏涛校长等校领导全程参加了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中,浦前小学的胡帆老师和清凉小学的蒋婷飞老师分别带来了英语和语文学科跨学科教学的研究课清凉小学的黄雷老师与新北区春江中心小学的张晓锋老师,分别英语和数学学科跨学科教学实践的专题讲座。

课堂展风采

融合·生长跨学科教学中的原味探索     

胡帆老师的六年级英语课围绕“Summer holiday plans——Let's plan a trip to Changzhou”主题,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介绍常州的景点和美食,制定旅游计划,以及向刘芳介绍计划。这些任务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信息收集、整理、传达,时间管理、预算规划和活动安排。通过这些任务,学生将学会如何制定旅游计划,并加深对常州及家乡文化的了解,提高文化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1.jpg

蒋婷飞老师讲授的四年级语文口语交际课程《朋友相处的秘诀》,以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成长”为主题,运用了跨学科的教学方法。课程内容包括绘本探索、小组讨论以及生活实践,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记录—整合—标记”的讨论策略,并提炼出交往的核心原则。课程内容综合了道德、心理和艺术元素,通过角色扮演和艺术创作等互动方式,将交往原则具体化为解决冲突的行动指南。教学路径涵盖了认知重构、实践验证和迁移创新三个阶段,旨在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尊重和珍视友谊的社会情感技能,从而帮助学生在校园交往中实现向社会情感能力的飞跃。

2.jpg

讲座绽异彩

适切·共生:英语数学跨学科教学的校本探索

黄雷老师在讲座中讨论了《小学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校本实践与探究》,强调了新课标下英语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她提出了“适点、适时、适切”的策略,结合中华传统文化和本地资源,设计了真实情境活动,以增强语言运用和文化理解。她还创新了单元作业设计,通过主题探究和任务驱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实现知识整合和价值引导,为小学英语跨学科教学提供了校本化实践案例。

3.jpg

张晓锋老师强调跨学科学习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指出“综合与实践”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关键。他提出通过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积累经验,发展核心素养。张老师还介绍了小学数学主题活动的分类和教材中的相关主题,并建议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校园、社会生活选择内容。讲座还讨论了提炼实践策略的有效方法,包括主题选定的精准化、目标的融合性、任务的协同性以及评价的多元化。最后,张老师以春江中心小学为例,展示了如何实施相关主题学习活动。

4.jpg

研讨促提升

同研·共进:聚力跨学科课堂教学

在讨论环节,与会老师深入交流了课堂教学和讲座内容。新桥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刘琴建议英语课程应增强情境构建、强化语言运用、整合教材知识、加强语言输出、增加闭环任务、提高关键能力,并加强文化元素链接。溧阳杨庄小学赵老师赞赏语文课程利用真爱梦想课程资源创造真实对话场景,并建议结合绘本情景与学生生活,利用口语交际课功能引导学生讨论生活情境,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实现有效迁移芜湖市南陵县开元外国语学校的何老师高度评价了清凉小学学生英语口语的流畅性,并赞扬了胡老师强调真实情境下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5.jpg

专家高引领

聚智·进阶:跨学科课程生态的协同建构

活动的研讨环节在研究课和专题讲座交流的基础上展开,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钟履晔赞赏了老师们在课程设计学科教学上的探索,认为这也是基金会期待的探索方向,并建议设开放的课堂任务构建教学支架,激发学生创意与创造力,促进深层次思维碰撞。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林森博士在活动最后总结了课程设计与跨学科教学的特点并强调了以课程为观照开展跨学科教学的价值,指出跨学科教学有助于让学生体验完整的知识产生过程,而不是仅限于单一学科的知识点。以探索和研究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改进和优化,我们得以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发现更多的教学可能性,并在日常教学中将可能性变为现实、逐步扩展教学创新的领域和范畴。在此意义上,跨学科教学不是独立于学科教学之外的教学形态,而本来就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正是课程设计与跨学科教学要在实践中建构并践行的教学理念。

6.jpg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