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打通成长脉络,赋能素养进阶——常州市基础教育“新课标新教材”实验校联盟活动纪实
信息时间:2025-04-30     阅读次数:

2025年4月27日,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新课标新教材”实验培育校联盟展示活动在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举办。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刘高平、常州市教科院初中教育研究所所长杨波、武进区初中数学教研员于新华以及“新课标新教材”实验培育校联盟成员校的校长、项目负责人及骨干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以“学为中心:打通成长脉络,赋能素养进阶”为主题,聚焦中小衔接教学,旨在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学校育人水平,加强各学科新教材使用效能。

1.jpg

课堂实践展现教学风采

课堂实践环节,三位教师带来了精彩的展示课。

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小学部顾可沁老师执教《数字与信息》,以“购买高铁票”场景切入,依托身份证编码体系,设计“自主探究—创意设计—生活应用—破译密码”进阶学习链。课堂结合生活经验,通过问答、辩论等互动构建真实学习场域。学生在观察推理中理解数字编码核心特征与应用价值,在关联分析中初悟函数思想。

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初中部刘洋老师执教《密码中的数学》,以凯撒密码为载体构建“探究—设计—运用”立体路径。初小衔接设计巧妙:针对小学基础认知特点,以“基础解密练习”切入,通过案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规则;初中核心环节基于“设计加密工具”“推导规律”等探究任务,引导形象思维向逻辑推理过渡。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芮文霞老师执教初高衔接课《从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以精准学情为支点,融合知识与思维衔接,通过“回顾—联结—建模—迁移”四步法,筑牢初中基础、植入高中函数思想“生长点”,提供“低台阶、密台阶、高格局”阶梯,诠释初高衔接核心价值。

三位教师的课堂生动有趣、逻辑清晰,充分体现了“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赢得了在场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专家引领指明改革路径

常州市教科院初中教育研究所所长杨波结合三节跨学段示范课进行专业点评,高度肯定了课程设计体现出的“三维一体”衔接特征:教学内容纵向贯通小学、初中、高中知识体系,思维培养呈现螺旋式进阶特点,课程实施突出实践导向的跨学段衔接。这种系统化设计为探索基础教育阶段学科衔接提供了典型范例。

14.jpg

武进区初中数学教研员于新华在《小初高数学学科衔接的思考》专题报告中,基于新课标要求深度剖析了当前课改背景下衔接教育的实施路径。报告从“情感衔接——学习兴趣培养”“知识衔接——认知结构搭建”“方法衔接——思维能力过渡”三个维度,构建了具有实操性的衔接教育框架,为各学段教师提供了系统化的教学指导建议。

15.jpg

常州市教科院副院长刘高平从三个层面提出实施建议:学习研究层面:构建“制度-机制-组织”三维保障体系,通过顶层设计增强可操作性;建立学术共同体激发内生动力;加强文献研究与学情分析,把握衔接教育的普遍规律与个性特征。教学实践层面:实现三个转变——从碎片化情境导入转向持续性情境建构,从浅层活动设计转向深度认知引导,从单一分数评价转向多维量规评估。成果推广层面:打造多元交流平台,通过案例展示、经验辐射等方式强化成果转化,形成可复制的衔接教育实施范式。

16.jpg

三位专家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和丰富的经验,为小初高衔接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南,一线教育工作者在推进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17.jpg

本次“新课标新教材”实验培育校联盟展示活动,通过课堂实践的生动示范与专家引领的深度赋能,为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注入了新动能。各校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继续深耕“责任田”,在新课标落地的实践沃土上培育素养生长的“新生态”,共同书写常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