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区域云端共研 跨学科素养深耕——常州—乌海“葡萄南北对话”跨学科主题教学研讨
信息时间:2025-04-14     阅读次数:

202549日上午,一场跨区域跨学科云端教研活动在江苏省常州市正衡中学与内蒙古乌海市乌达区实验学校之间开展。本次活动以“葡萄的南北对话”为主题,采用“多师课堂+线上共学”模式,依托互联网技术打破空间壁垒,整合地理、生物、农业经济等多学科视角,探索真实情境下的跨学科教学实践。本次活动吸引常乌两地师生和教研专家共计70余人参与观课和研讨。

1.2.jpg

1.1.jpg

    








跨域课堂展新貌

本次活动三位授课教师运用腾讯会议,进行现场与远程的直播互动,使两所学校课件同步、声音同步、图像同步、互动同步,形成云端课堂的学习共同体。为了增强同步课堂的互动性,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教学实际,通过问题引导,紧扣学习任务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同步思考、同步探究、互动问答、互动交流。实现了教学资源互联、师生思维共振的创新教学模式

课堂伊始,常乌两地学生通过镜头分别了解了彼此的风土人情,激发了同学们对两地差异的兴趣。随后地理学科以地域特色为切入点展开深度探究乌海实验中学王雨薇老师通过解析当地葡萄种植产业,引导学生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探讨其与葡萄生长的关系。生物学科杨婧老师适时引入植物生理学知识,探讨光照时长、温差条件与葡萄香甜品质形成的关联机制


常州市正衡中学梁家琴老师则从社会经济角度分析,常州地区的葡萄产业依托强劲消费市场需求,以冷链物流保障鲜果品质,借助现代农业技术突破地域限制,实现农业增效与乡村振兴双赢。生动诠释了“学科无界,思维共生”的课堂新样态。两个会场的学生们跨越空间的限制,实现课堂实时互动,教育资源共享,促使师生共同成长。

课堂尾声的创意展示环节更是将学习推向高潮。常州市正衡中学的唐诗雨同学运用思维导图整合所学知识,并用精美的美术作品进行展示。这种突破地域限制的课堂不仅拓宽了学习视野,更激发了同学们对于家乡建设的思考,也对远在千里之外的“一半沙漠、一半海”的乌海产生了向往。



 

专题讲座拓视野

  乌海实验中学的杨婧老师开设了题为《强化学科实践,促进跨区交流》的专题讲座。杨老师从实践活动前期准备,到如何设计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需要关注的细节,最后通过实践活动想要达成的目标进行了分享。常州正衡中学的梁家琴老师则以葡萄为主题和同仁们分享了为什么要进行跨学科单元教学?以及如何设计以葡萄为主题跨学科单元教学?帮助老师们理解和拓宽了视野。


联合评课促成长

课堂展示结束后,两地教师利用云端进行跨学科评课,对以真实情境为线索,以问题链驱动思考,在实践中利用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的教学设计以及这种学科融合+跨区域合作教学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常州市初中地理教研员朱志刚老师就教师基本功培养、学科实践强化、跨区域合作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和指导,最后朱老师还提出要为党和国家培养跨学科能力的综合性型人才。

本次教研活动成功构建跨区域、跨学科的云端共研新范式。通过多师协同教学与真实情境探究,有效培育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两地教师以创新实践印证了学科融通在核心素养培育中的关键作用,为新时代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期待常乌两地继续携手,让教育协作的葡萄藤结出更丰硕的智慧果实,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注入源头活水。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