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聚焦主题备考 重构复习路径--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暨中考复习研讨会
信息时间:2025-04-14     阅读次数:

春日暖阳万物生,岁月沉香悦时光。为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理念和要求,进一步深化教师对课标及教材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复习备考水平,410日下午在常州市北郊初级中学,召开了常州市初中数学新课标培训暨中考复习研讨会。本次活动由常州市教科院杨波老师主持,围绕“综合与实践”的主题展开。

在课例研讨环节,孔梦吉和秦晶两位老师开设了两节综合与实践的研究课。孔梦吉老师的课例主题材料利用优化设计通过视频导入,展示生活实际问题,自然引出材料设计方案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利用圆规、直尺、铅笔并结合平时所学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组织学生通过计算、讨论,验证设计的合理性整节课在学生的操作、探究、计算中寻找更优方案。秦晶老师的课例主题从图纸到现实--用数学裁剪花园通过学校的花园设计图,让学生思考并探究两种不同设计方案包含的数学原理,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场景相结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秦老师通过提问、启发、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涵盖函数、方程等多方面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提升数学表达和问题解决能力。

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诸士金校长分享了题为《素养导向下综合与实践的区域实践与思考》的讲座,诸校长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课程标准下的综合与实践样态在开展综合与实践时,要以数学为本,重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要突出数学本质,重视学科内部的联系。二是教学实践中的综合与实践样态“高铁中的数学”、“桥梁的构造”、“密码中的数学”等案例和区域实践的探索展开分享呈现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特征的实践性、课程活动的自主性,体现教学设计的数学味道、教学活动的问题味道、教学评价的素养味道。三是命题评价上的综合与实践样态“计算机信息技术研究密码”的综合实践课程为例,表明评价关注的不只是终端还有过程,要重视交流展示环节,因材施教,灵活运用新教材中的跨学科任务。

杨波老师指出,综合与实践不仅仅是课标上的要求,在教学和考试评价中也都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需要基于课标理念和应用实际,积极尝试综合与实践的教学,不仅包括教材上综合与实践的素材,还要发掘教材以外的资源综合与实践的学习既要体现实践中的学科综合,也要感受综合背景下的实践价值。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要不断探索与创新,进一步完善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受益。

携一缕阳光,带一丝芳香,共见一路繁花绽放本次中考复习研讨会围绕“综合与实践”主题,既有理论上的学习,又有研究课的实践,无论是执教教师还是参会教师,都拓展了复习思路,在研讨中汲取了经验,在反思中获得了成长。教学之路,道阻且长,愿我们共研共学共提升,携手并进促成长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