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沿有机合成路线 走科学工程之路 ——记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科学工程实践的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发与实施研究”系列活动(3)暨常州市高中化学学科领军教师培养项目活动
信息时间:2025-04-14     阅读次数: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品质,进一步开发基于科学工程实践的项目式学习活动案例,探索以科学工程任务为驱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2025411日下午,江苏省2024年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基于科学工程实践的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组全体成员,携手常州市高中化学学科领军教师团队成员,以及局属、新北区和经开区高二化学教师,共同走进常州市西夏墅高级中学开展了以“苯的结构与性质”为主题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讨活动。

 图片1.jpg

课题组成员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的叶鹏林老师和常州市西夏墅高级中学的何敏老师分别围绕着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3《苯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同课异构展示。

何敏老师以“苯为原料合成间氯苯胺”为目标,带领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开展项目式学习。何老师引导学生回顾苯的物理性质,以走进名人堂的方式探究苯的结构,了解苯分子结构形成的科学历程;进而通过模型搭建、实验探究和电负性比较逐步掌握苯的重要化学性质;最后根据提供信息设计合成路线图并相互评价。何老师高效组织和实施了教学活动,达成了学科育人目标,并且向学生普及了常见的几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图片2.jpg

叶鹏林老师借助芳纶1313的合成路线图引导学生关注到苯的结构与性质。首先通过凯库勒式的局限性讨论,引导学生探究苯的大π键结构与杂化轨道理论;接着基于化学键角度,类比烷烃与烯烃的断键特点,实验验证苯的稳定性与取代、加成反应特性;最后预测间二甲苯的化学性质,分析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在探究任务完成后,叶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了成果的交流和展示,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深化。

 图片3.jpg

课后,全体与会人员围绕主题对两堂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实践展开了深入研讨。教师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从各自不同的观课视角提出了对两节课的观课感悟,并提出了宝贵的改进意见。在积极的交流探讨中、在深入的思维碰撞中,突出了科学工程与项目式学习的结合,延续了课题组前期活动的规范性、拓展性、创新性和开放性。

 图片4.jpg

江苏省华罗庚中学朱云老师结合对科学工程实践的理解,对何敏老师的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她认为何老师的教学设计符合项目式学习的真实性,探究性,协作性,成果导向性。课堂过程中以化学史进行证据链的构建,强化了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教学设计中苯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与板书设计尤为精彩。学生在项目式学习活动的实施中进行了实践,综合利用学科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科学本质的理解,实现“做中学”。

 图片5.jpg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的张金怡老师围绕“项目式学习的设计与实施”、“科学工程融合与拓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体现”、“必修和选修教学的衔接与整合”几个维度对叶鹏林老师的课做简单评析。她认为叶老师的课以“芳纶1313材料的合成路径探究”为项目式学习主题,将苯的结构、性质与工业应用深度融合,通过科学工程实践推动证据推理、模型认知等素养的落实‌。课程的设计一方面遵循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基本观念,另一方面则通过真实情境下的问题链设计,实现从必修基础知识到选修有机化学的螺旋式上升‌。

 图片6.jpg

课题主持人、高中化学学科领军教师导师、常州市教科院高中化学教研员金剑锋老师对

两位授课教师的教学展示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两节课的创设上高度贴合了“基于科学工程实践的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活动开发与实施研究”主题;注重必修与选修知识点的衔接与拓展;规范落实了科学实践的基本流程。这种以真实问题为锚点、以工程思维为主线的教学范式,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路径。

针对目前的高二有机化学模块教学,金老师首先强调在有机化学的教学中要注重渗透类比迁移等思维方法教学和结构决定性质的学科方法教学。此外金老师还强调,基础年级的学科教学要做到置知识于情境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置知识于学科结构中,让学生在深度理解中学;置知识于课堂生活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学。

 图片7.jpg

研究促发展,实践出真知。从教学设计初期的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到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情境的筛选、教学活动的设计,再到实际的课堂教学实施、集体交流研讨、课后教学反思,这一系列的探索、推敲、打磨的实践过程,让我们课题研究的实践路径逐步规范、日趋精致。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敢于实践、勤与实践,我们一定会在“经验的提炼与总结、理论的构建与论证”之路上越走越坚定。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