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3月28日,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数学教学第二次研讨会暨高中数学新课程培训活动在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顺利举行。来自各辖市(区)的高三数学教师代表、教研员等近百人齐聚一堂,共探高三数学备考复习策略与教学创新。
一、聚焦课堂实效,共研备考路径
来自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的祝辞老师和来自田家炳高级中学的潘玲老师以“函数恒成立问题中必要性探路”为主题开展同题异构的公开课,通过差异化教学设计展现函数恒成立问题的深度探究路径。
潘玲老师基本功扎实,特别注重“思维可视化”设计,通过板书逻辑图、学生解题过程投影展示等手段,暴露学生思维过程,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逐步养成“多思少算”,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祝辞老师幽默风趣,从近几年新高考真题引入,贴近学生的实际,讲解由浅入深,条分缕析,通过与学生双边活动中建构出利用函数端点值来研究函数恒成立问题的三大类型,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从“解题”走向“解决问题”。
二、专题讲座赋能,共享教学智慧
来自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的蒋倩老师作了《漫谈曲线与方程》的专题讲座,讲座通过典型例题(如圆锥曲线、参数方程)的解析,展现如何利用方程研究曲线性质(对称性、切线等),同时培养分类讨论、转化与化归的数学逻辑能力。揭示了曲线作为几何直观与方程作为代数表达的内在统一性,强调通过坐标系构建二者桥梁,体现数形结合的核心思想。
来自江苏省华罗庚中学的丁艳老师作了《导数中利用韦达定理研究双变量问题》的讲座。丁老师通过苏锡常镇一模压轴题,深入剖析了如何借助韦达定理建立双变量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导数工具分析函数性质,有效解决极值点偏移、双变量不等式等难点问题,提升数学建模与严谨推理的综合素养。
来自江苏省溧阳中学的韩俊老师作了《巧用平面几何性质,简化解析几何题的运算》讲座,韩老师通过2024新高考真题入手,挖掘图形对称性、相似性等几何特征,不仅提炼几何性质与解析条件的转化技巧,更强调数形结合的逻辑直觉,培养多角度破题的灵活思维。
来自常州一中的田秀权老师作了《提升二轮复习效益的几点思考》专题讲座。田老师提出以下备考方向: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注重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考查;优化情景设计,增强试题的探究性、开放性,引导创新能力培养;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来自正行中学的金淑英老师作了《基于资源体系的精准教学》专题讲座,重点探讨了如何依托教学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学情追踪与错题归因,实现个性化诊断与分层教学,使复习内容与学生需求精准匹配。同时展示了如何将传统经验教学与智能算法相结合,构建“测-评-练”闭环体系,推动高三数学复习从粗放式向精准化、高效化转型。
来自田家炳高中的徐亮校长作了《固本开元行稳致远》的专题讲座,徐校长深度剖析学校,备课组的针对性做法,重点介绍了团队协作与策略优化,结合集体备课资源整合和分层教学实践,形成“基础巩固-方法提炼-压轴突破”的三阶复习体系,助力学生二轮复习提质增效。
常州市高中数学教研员顾俊老师对上午的研究课和下午的讲座交流做了总结,鼓励老师们要围绕新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多思考,多研究,多实践,在素养导向下提升数学学习与高三复习的有效性。此次研讨会不仅为常州市高三数学教师搭建了交流共进的平台,使全市各学校高三数学教师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备考方向,增强了备考信心,更以扎实的教研行动为新一轮复习备考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