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筑牢高考学科之基 成就学生备考之道——记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化学教学工作第二次研讨活动
信息时间:2025-03-31     阅读次数:

2025328日,常州市高三化学教学工作第二次研讨会暨新课程新教材培训话动在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圆满举行。来自全市各学校的高三化学备课组长各辖市(区)高中化学教研员、高中化学学科领军教师各学校代表教师共聚一堂,就高三化学备考的最新趋势、新课标新教材的实施策略、新教学的重大转折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与研讨。

  图片1.jpg

此次活动由常州市武进区高中化学教研员周萍老师主持,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吴志慧副校长亲临活动现场,对与会老师的到校交流表示了热烈欢迎

  图片2.jpg

活动伊始,金坛区第一中学的丁志广老师对四市一模考试中学生答题暴露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给出了相应解决措施;丁老师还对后阶段的高三复习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研究 、提升能力;重视基础、回归课本;方法指导、提速增分;心理疏导、增强信心。

  图片3.jpg

在本次活动中,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邹丽丹老师和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葛蕊干老师针对高三复习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分别进行了优秀的课堂教学展示,给高三复习中重难点问题的突破提供了借鉴。

图片4.jpg

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邹丽丹老师的展示课《再探草酸》从教材入手,追本溯源,借助草酸在电镀工艺中的应用和处理问题这一真实情境,带领学生复习了草酸的性质,在实际应用中多角度认识了草酸的清洗剂(酸性)、缓冲剂(调节pH)、络合剂等功能,根据性质设计草酸含量测定(定量滴定)以及废水处理问题(化学与环境的平衡),结合近年来高考出现的高频考点,带领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图片5.jpg 

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葛蕊干老师的展示课《基于模块融合的铜及其化合物复习》以将电子行业的含铜废弃物转化为CuCl产品为主线,分别从原料分析、原理分析、实验方案、条件优化以及产品检验等环节,开展了科学探究活动,采用学生讨论、分组实验等方式,帮助学生构建起大概念统领的知识体系。本节课立意高,有深度和难度;不光实现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整合,还探讨了化工生产的一般流程。葛老师教学功底深厚,课堂上实现了师生思维的精彩碰撞。

 图片6.jpg

江苏省溧阳中学卞海燕老师对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邹丽丹老师《再探草酸》的教学内容作了精彩点评。课程以问题驱动,激发思考。通过工业镀金原理除锈剂选择依据缓冲剂作用机制废水处理方案问题链,构建实际问题化学原理解决方案的工程思维路径。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图片7.jpg

武进区高中化学教研员周萍老师对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葛蕊干老师《基于模块融合的铜及其化合物复习》的教学内容进行精彩点评。课程通过模块化知识整合、问题链驱动和实验探究,构建了铜及其化合物的系统性复习框架,促进知识的横向关联和方法的纵向贯通。使学生在模块融合中构建了知识体系,在团队协作中发展了关键能力。

 图片8.jpg

来自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的洪煜彦老师作了题为《研究明方向 实干促增长》的高三化学二轮复习策略讲座他提出以下备考方向:1、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注重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考查。2、优化情景设计,增强试题的探究性、开放性,引导创新能力培养。3、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图片9.jpg

针对目前高三教学中的难题和困境,学科专家解析了新课程实践下的教育发展现状,指出在教学实践中,着力锻炼学生对信息的阅读、提取和关联能力,并呼吁教学过程要“求是、开新”,坚守对科学本质追求。现场的教师聚精会神,满载宝贵启示,深感受益良多。

 图片10.jpg

活动最后,金剑锋老师就本次高三四市一模的情况展开了深入解析,提出教师教学过程中要深度理解课标要求,从更高位的学科视角和更广阔的教育目标出发,挖掘试题背后蕴藏的学科知识和思维方法。金老师独到的学科见解和深刻认识与现场老师们的思想交汇碰撞,相击生成众多智慧的火花。

 图片11.jpg

金老师还对后阶段的复习备考提出了具体要求。他指出,我们要准确领悟命题意图、全面清扫知识漏洞、深刻理解学科本质,筑牢高考学科之基;帮助学生合理定位、给予学生明确任务、激发学生高涨热情,成就学生备考之道;为学生的高考总分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绝不留0.01%的遗憾!在金老师富有深意的总结中,本次活动圆满地画上了句号。

此次研讨会的举办,不仅深化了广大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材的的认识与理解,推动了新理念、新方法在高三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也为一线教师构建高效、创新的高三化学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赋能。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