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积极响应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号召。进一步助力儿童做好学习准备,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3月24日下午,由市教科院组织的幼小科学衔接关键问题研究项目第5次研究活动在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幼儿园举行,市、区幼小衔接相关负责人、全市各幼小科学衔接关键问题项目园 (校)骨干教师百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
主题汇报:看见儿童成长与科学衔接
活动伊始,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幼儿园李蕾蕾副园长带来《“阅” 见儿童,看见成长》的主题汇报,分享园所在幼小衔接中的实践经验。常州市戚墅堰东方小学梅昕筠老师以《花开有时,衔接有度》为题,从小学校园视角阐述幼小衔接的思考与行动,为大家描绘幼小衔接蓝图。
教学观摩:聚焦课堂实践
经开幼夏唯一老师执教的大班语言活动《我的自行车》,巧妙运用情境教学法与互动式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思维发散性。
经开幼缪华老师带来的大班综合活动《我的参观计划》,则融合了任务驱动与项目式学习理念,引导幼儿在实践操作中提升规划、合作等综合素养,直观展现了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教学中的创新尝试,为幼小课堂教学的过渡与衔接提供了生动范例。
观摩活动结束后,常州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朱洁如老师进行了专业点评。针对教学实施层面,专家充分肯定执教教师系统构建的听觉感知、文本阅读、师生对话、问题探究及观察分析等多元学习,同时也提出需要提高孩子们之间的生生互动。
沙龙研讨:多元视角共话衔接
主题沙龙《聚焦学习准备,共话科学衔接》邀请幼儿园、小学教师,以及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一年级家长各两名共同参与。在经开幼张吉老师的主持下,大家从不同角度分享经验与困惑,碰撞出幼小衔接的新思维,构建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交流平台,共同探讨幼小衔接的关键问题及应对策略。
市教科院学前与小学教育研究所蒋敏杰所长结合主题沙龙指出:“面对幼小衔接的问题需要有一个顶层的思考,把它提出来进行合理的规划,进行全面的方案的论证,在进行衔接的过程中,帮助我们的学校老师、家长以及社会更好的认同。”
市教科院学前教育教研员张丽霞老师针对教师及家长群体提出的教育实践困惑进行专业阐释:"当幼儿显露出主动阅读及前书写行为意向时,教育者应把握大班阶段这一衔接关键期,通过规范化示范引导其能力发展。"
专家点评:高位引领指明方向
市教育局基教处秦珂主任指出:本次活动让大家看到了幼儿园和小学在幼小衔接工作方面的实践巩固,建议后续围绕各项目关键问题的研究成果持续深化研究,切实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具体项目予以推进实施。期望未来在省市各级内涵建设项目申报中,能够涌现出更多以幼小衔接为主题的立项申报。
本次活动通过主题汇报、课堂展示与沙龙研讨,深化了幼小衔接共同体的共识,为常州市推进科学衔接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各园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幼小衔接共同体建设,优化教育教学策略,助力儿童在幼小过渡阶段实现平稳且高质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