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1日,由常州市教科院主办、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承办的“2025年高中美术教材培训活动”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核心素养导向的美术教育创新”为主题,吸引了全市高中美术教师及教育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美术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策略。活动由常州市中小学美术教研员车言宁老师主持,教育部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房尚昆教授、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张漫老师等嘉宾受邀出席。
专家讲座:深化课标理解,探索教学策略
上午的专家讲座环节,房尚昆教授以《人美版高中美术教材使用策略与教学建议》为题,系统解读了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他强调,美术教育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培养“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五大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房教授从课程性质、结构设计到教学实施层层剖析,指出新教材以“必修+选修”的模块化体系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并通过“美术鉴赏、绘画、中国书画”等七大学习模块强化实践性与文化传承。针对《美术鉴赏》必修模块,他特别提出“以经典作品提升审美境界,以多元视角渗透文化自信”的教学方向,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策略指导。
公开课展示:创新课堂形式,激活美育实践
下午的公开课展示环节,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张漫老师带来《公共空间里的造型艺术》一课。她以“雕塑与城市文化”为主线,引导学生围绕“公共雕塑如何体现常州特色”展开探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结合常州历史人文与自然景观,设计并制作了具有地域风格的雕塑模型。课堂中,学生自评环节的创意讲解与互动交流,展现了美育课堂的活力与深度。
随后,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国际分校的张倩老师以《中国现代美术》为主题进行说课展示。她以“大单元教学”为框架,通过“艺术沙龙”“鉴赏会”“作品展”等多元活动,串联起中国现代美术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精神。张倩老师分享的“浪里淘沙”“披沙淘金”等教学案例,为教师设计情境化、跨学科的美术课程提供了新思路。
教学研讨:聚焦专业成长,共话美育未来
活动尾声,车言宁老师以《画笔在视觉与想象中漫步——水墨人物速写》为题,结合自身经验,从技法基础、艺术传承到教学创新展开分享。他通过展示古今水墨速写经典作品,强调“视觉观察与艺术想象融合”的重要性,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探索传统艺术的现代表达。
本次培训活动通过专家引领、课堂示范与深度研讨,为常州市高中美术教师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明确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改革方向。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培训成果转化为课堂实践,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为培养具有审美力、创造力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青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