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气象。2月11日,以“经纬之间,深耕求索,跨越山海,共创未来”为主题的常州市2025年春学期高中地理“开学第一研”工作会议在常州市正行中学顺利举行。本次地理教研工作会议关注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和智能升级,意在把握地理教学新动向。会议由市教科院高中地理教研员顾松明老师主持,常州市区高中校全体地理教师参加研讨。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要求,核心素养的高低应通过学生在应对复杂现实情境时的外在表现加以判断,高考评价体系也将情境明确为高考命题的平台和载体。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的钱志栋老师以寒假的“越南之旅”为案例,向各位老师介绍了从验证到感受的全过程。并引导地理教师将已经学习的地理知识运用到真实的案例情境,再通过日常的教学,从而形成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和有成效的教学方式。
2024年11月,江苏省首届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展示活动在常熟举行,常州一中罗寅昊老师代表常州参赛,其参赛的地理教学案例荣获精品课例。在本次活动中,罗寅昊老师带来主题为《数字化助推高中地理空间思维培养》的报告,从地理学科特殊性要求的角度分享了他在比赛过程中的经验,并以电影长津湖为情境,为全体教师展示了如何在教学中借助AR沙盘来提高教学质量,并通过模拟制作景观模型,了解长津湖地区的地形特征,在此基础上设计徒步路线等,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
论文写作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撰写论文,教师可以系统地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提炼出有价值的教学经验和理念,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的王成老师带来主题为“关于地理教学论文写作的感悟”的报告。王老师作为一名年轻的地理老师,分享了长期以来的写作经验,主要包括四点:用思考的眼光将问题学术化、基于擅长和兴趣领域进行选题、基于已有成果融入个人思考、基于已有课题或多人合作,并对论文投稿和发表提出相关建议。
教师专业发展不仅关乎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关乎教师自身的职业满意度和幸福感。常州一中的孙旭老师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常州市五级梯队参评回望与感悟”为题,分享了他在参评高级职称和从市学科带头人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与经验。孙老师详细剖析了关键要求,为地理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令与会者受益匪浅。
2018年秋季,江苏省开始实施新课程方案和新课标,“双新”的启动标志着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入新阶段。常州市正行中学的汪红艳老师介绍了新建学校“三年一贯式”教学实践的探索与成果。她分享了学校在备课、自编作业及学科特色活动中的创新做法,展示了智慧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地理教学中的积极探索精神。
新高考命题已实现了从能力立意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转变。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长符雅盛老师以“山河砺剑寻经纬,精耕细作跃新峰”为主题,分享了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的方案与经验。他强调了二轮复习的重点与难点,并指出高三后期阶段的教学应注重深度而非广度。他还特别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认为资源共享是实现共赢的关键。
会议最后,顾松明老师对全市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提出殷切期望,鼓励大家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坚持创新教学、激发潜能;坚持关注热点、联系实际;坚持促进交流、资源共享;坚持关爱学生、全面发展。与会教师表示将积极汲取此次活动的宝贵经验,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与全市地理同仁协同发展,力争开创地理教育教学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