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有时,衔接有度,为扎实推进幼小衔接,引导幼儿更好的了解与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过渡,常州市幼小科学衔接关键问题项目研究暨学科课程衔接与教学融合研究教研活动于10月22日下午在常州市龙城小学举行。
龙城小学一年级数学老师徐馨尔,体育老师王羽作学科衔接课堂展示,并与天润幼儿园及参会教师,开展衔接联合研讨,就两个学段在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衔接上的问题开展研讨。
体育学科
王羽老师执教的《双脚跳与游戏》。
双脚跳作为幼儿园与小学共同的教学内容之一,王老师利用呼啦圈与瑜伽砖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给一年级小朋友从跳跃的技术动作,跳跃方向和小组学习带来了新挑战。
体育课堂观摩结束后,吴明副校长主持沙龙活动,参与活动的有常州市教研员张勇卫老师以及各幼儿园,小学的体育教师代表。
吴明校长指出本次活动旨在促进幼儿园与小学体育教师之间就幼小衔接问题的经验分享,让一年级孩子快速的适应小学体育课堂,让小学体育教师更好把握衔接策略,争取实现幼小得“无缝”衔接。
泰山小学教师代表陶老师首先指出王老师在教学衔接过程中,可以让明确要求的孩子先练起来,其他的孩子可以在练习过程中进行指导,进而就“双脚跳”这一问题引申到幼儿老师是如何指导孩子们双脚跳绳。
天润幼儿园马老师,湛老师接过话匣:幼儿园教学双脚跳更多的是让孩子们以双脚连续,不中断为主,不侧重于数量上的提升。整个体育教学以情景推进,比如双脚跳就可以导入袋鼠跳,青蛙跳等多种动物跳跃情境,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沙龙研讨十分热烈。
市体育教研员张勇卫老师通过对幼儿园教学指导意见和小学课程标准的解读指出,幼儿园体育教学注重情景化游戏化,而小学是在核心素养引导下多方面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
数学学科
徐馨尔老师执教《10的认识》。
幼儿园与小学都有认数板块,本节课徐老师设计了多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理解“9添上1是十”,并且通过摆方块、拨计数器、写数10、找生活中的10这些操作活动,逐步帮助学生抽象出10,理解10的含义。
数学课堂观摩结束后,钱丽琴老师主持沙龙研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与小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小学数学教研员蒋敏杰、学前教研员张丽霞老师以及天润幼儿园,各项目小学、幼儿园教师代表参与研讨。
王妍老师从教学内容、目标和实施路径方面分析了一年级上册认数的相关内容,通过两个例子介绍了小学是如何帮助学生经理抽象过程,理解数的本质的。
围绕认数板块,天润幼儿园老师介绍了学前儿童的数概念会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小学教师了解到学前的数学学习,并非孤零零地存在于课程,而是巧用实物和生活情境,充分运用“数学语言”,让数学存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小学老师就数学学具使用的调整进行了交流,指出新教材将小棒更换成了小方块,表征物的变化实质是更直观,并与后续学习建立联系。研讨中还展示了一年级整个学年学生在数与运算方面要掌握的内容和需要达成的目标,幼儿园陈老师则根据内容安排,分析了幼儿园在数的运算教学目标方面与小学的差异。
蒋敏杰老师抛出问题:幼儿园和小学都要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差异及不同要求如何体现?怎样理解“指南”中提出的在真实情境和操作理解“合并”“拿取”,初步理解“加”和“减”的意义。在市教科院张丽霞老师的引导下,小学与幼儿园开展了问题对话,就运算话题,了解到幼儿园是基于实物操作的理解,是在真实的情境中真实的做,为小学在运算意义的理解,抽象算式表达,清晰运算算理等上打下坚实的经验基础。
最后,龙城小学范丽主任、天润幼儿园沈梦老师分别围绕数学、体育的衔接实践作主题汇报。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园和小学老师都找到了各自需要调整的方向,我们将继续努力,用科学的衔接策略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