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携手地理信息技术,助推核心素养落地——常州市高中地理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研讨活动侧记
信息时间:2024-09-20     阅读次数:1613

9月18日,常州市高中地理教学研讨活动在常州市正行中学成功举行本次活动聚焦于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2023年6月,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常州市第一中学、常州市北郊高级中学、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常州市正行中学等五所高中被认定为第一批江苏省中学地理信息技术实验学校。

省地理信息技术实验学校任命通知.jpg 

第一节研究课中,常州第二中学的胡双梅老师以《河流地貌的发育》为主题,全程运用ArcGIS Earth软件对河流地貌进行了直观化的展示。胡老师结合情境材料和景观图,引导学生识别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河流地貌,以及河流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同时还通过Plickers技术拍摄学生的答题情况,实现即时反馈。

  

第二节研究课中,常州市正行中学的李馨老师以《解密台风“摩羯”》为主题,深入分析了台风“摩羯”的生成、结构和消亡过程。李老师借助Ventusky平台,演示了多个台风的移动路径,进而归纳出“摩羯”的时空分布和移动路径。同时她熟练运用校智慧教学平台,实现了即时反馈和个性化指导

4.jpg 

课后,参与研讨的老师们集一堂,市高中地理教研员顾松明老师对此次活动的背景进行了详细说明,并强调了当前高中地理信息技术融合教学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随后,与会老师展开了热烈的交流研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陈国祥主任指出,基于网站的地理信息技术已十分普及,应进一步推广实景三维技术的应用,以更直观地构建地理实体,从而更深入理解地理景观的结构、机理和过程。

江苏地理教研员于蓉教授强调,地理教学应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地理教学”向“信息技术融合地理教学”转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地理教学改革的助推器,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地理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她提出了三项要求:其一,要深入挖掘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以演示为基础,通过可视化手段进行空间分析,以提升教学质量。其,要实现深度融合,更好与教学任务相适应,引导学生将地理信息技术作为探究工具,从“装饰”到“嵌入”再到“融合”,利用平台解决问题。三,要与课程标准相结合,确保教学不偏离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结合地方综合思维,构建起知识的系统结构。

最后,常州市正行中学地理教研组长汪红艳老师结合该校申报江苏省天文基地和江苏省课程基地过程以及江苏省第十五期教科研课题《“双减”背景下普通高中智慧教学“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进行了《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策略研究》工作进展汇报

本次教研活动吸引了百余位地理教师参加,老师们收获颇丰。我们坚信,面向未来,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课堂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实现从“装饰”到“嵌入”再到“融合”的转变,为人才培养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地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