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偏远山村里40载长城守护者的影像记录;茶卡盐湖碧海蓝天的浮光掠影;西北大漠长长的驼队在镜头前走过,荡起驼铃阵阵……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一个个精彩的镜头。一场基于教材的师生暑期影视研学的创作分享,在市教科院影视教材培训活动中精彩亮相。
为深入贯彻实施《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共研影视教材。日前,我市开展了基于新课程理念的苏少版《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教材培训活动,活动旨在帮助相关专业教师理解新课标,学习教材,推动核心素养下的影视课堂的有效践行。
本次活动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承办。辖市区分管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学科教研员、影视学科相关课程教师、常州市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成员,共70余人参加了本次培训。
常州市影视教研员、国标苏少版《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教材核心编者范希亮老师主持活动并作专题讲座。在题为《课程建设视域下的影视教学的落地实施》讲座中,范老师指出,随着《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教材2024年秋学期开始使用,影视正式进入艺术学科大家庭。这在我国艺术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从课标、教材到教学仍然有漫长的路要走,设备、师资、课时等等都是影视教育要翻过的一座座山,突破的一道道岭。事情要从基础一步步做。范老师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对常州市影视教学的落地进行了规划,对《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的结构、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解析与指导。
本次培训活动指向课程实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面对课时不足的实际困难,范老师指出,在当前的情况下,不要因为困难就裹足不前,不论是常规开设、集中选修、校本课程、社团活动,各种形式的影视课都可以尝试,关键是做起来。
随后,常州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海刚老师,进行了青少年摄影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案例分享,对校本课程的研制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做了详细说明,为参训人员未来开设影视校本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影视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说一千道一万,老师要“能拍片”,学生要“出作品”,新课标、教材的实施也罢、核心素养的培育也罢,都要在艺术实践与创作的过程中落地与养成。常州市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影视实践能力,在生活中观察、在自然中发现、在感动中创作。
暑期,常州市教育学会影视教育专业委员会指导部分影视教师与学生开展基于教材的影视研学活动。在主题为“影视教育·神州行”的研学活动中,师生们以苏少版《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教材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神州踏歌》的内容为主线,进行影视创作实践,在实践中理解教材、熟悉教材。
当天的培训活动中,三位教师代表进行了基于教材的暑期影视研学活动创作分享。范希亮老师进行了题目为《守护长城四百年——电子游记制作》的创作分享;影专会成员蒋晓安老师进行了《旅行中的抓拍技巧》的技术分享;翠竹中学影视教师田盈老师进行了《暑期“探寻敦煌”影视研学工作方案》的设计分享。三位老师分享的精彩故事、实用内容,以及他们扎实求索的实践精神,博得阵阵掌声。
影视教学活动除了欣赏、表现、创作外,展示、交流、分享也是重要的环节。除校园电视台、校园视频号等校内媒体外,常州市教育学会影专会还积极拓宽展示平台,传播影视教育优秀成果,把师生教育教学活动中创作的优秀影视作品转化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资源。活动当天,还邀请了常州教育报刊社共研影视(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资源共享、平台共建机制,并请常州教育报希望版主编王前进老师就师生影像文字作品发稿进行情况介绍。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教材事业一部编辑万里行老师,进行了总结发言,她高度评价了本次教材培训活动,认为活动内容丰富、实用,针对性强。鼓励大家以新课标为指导,以教材为抓手,扎实做好影视教育工作,同时凝练成果,形成经验,为江苏影视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