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跨”学科之界 “探”融合之道——常州实验区“用教材教与学”项目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专题研讨活动
信息时间:2024-06-05     阅读次数:

为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素养导向,探索跨学科教学的实践范式,6月3日上午,常州实验区“用教材教与学”项目围绕“跨学科主题学习”开展专题研讨。本次项目研讨活动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课例展示与专家点评。项目学科全体骨干成员参加了此次活动。常州市清潭中学承办此次活动。

教与学:“跨”学科壁垒  智慧碰撞促成长

在课例展示环节,常州市清潭中学语文、英语、历史、道法、信息、心理六个教研组聚焦核心素养培育,跨越学科壁垒,集思共研、汇智共创,开设了3节精彩的研究课。

第一节示范课是由周海燕老师、徐汉老师共同执教的《守护少年的你》。本节课的特色在于: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紧密结合,通过“情境表演”让学生了解欺凌者、被欺凌者和旁观者的特点和成因;通过书写“心灵书签”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认识到校园欺凌对身心的巨大危害;通过“微型辩论赛”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教会学生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关心和善待他人,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示范课是由刘倩老师、陶宇涵老师共同执教的《生命的色彩》。本节课基于九17班的“生命成长”主题教育系列课程,有机融合了诗歌写作教学,是一节语文学科与主题教育的跨学科主题教学尝试首先,班主任刘倩老师依托个人微信公众号“谦谦浅语”创设“公众号征稿”的真实教学情境带领学生学习物品命名法、副词命名法优化语言表达,还特邀毕业于清潭中学的退伍军人刘祝讲述奋斗故事,提升学生生命意义的认识;陶宇涵老师则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并结合评价量表进行自评与互评多维度品味颜色之中的生命意味。

第三节示范课是由叶芳老师、朱逸之老师共同执教的《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本课一大特色是历史学科知识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有效融合。叶芳老师以“寻丝路宝藏,跨文明桥梁”为主题,创设了丝绸之路数字博物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借助丝路文物探究丝绸之路对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的深远意义。朱逸之老师请学生登台展示信息技术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丝路文物研究成果,引导学生通过成果对比发现不同呈现形式所具有的特点。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作品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实现了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评与思:“探”融合育人  凝心聚力共前行

在研讨环节,授课教师们分享了备课过程中的思考、感悟以及对于课堂实践的反思,对于跨学科教学形成了多样化的认识。在观摩三节研究课后,项目指导专家潘正凯老师进行了详尽点评。他充分肯定了常州市清潭中学项目组成员们“勇于探索、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并就“跨学科学习”的主题确立、活动设计、内容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具体指导。  

7.jpg

潘老师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旨在让学生超越学科边界、突破学科与生活的壁垒,围绕真实问题的解决开展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融合。教师需聚焦“核心议题”,提炼跨学科的“大观念”,确立“真实而有意义”的学习主题,依托“问题解决”设计任务活动,整合“学习评价”来达成跨学科学习目标,继而实现从“课堂教学”到“生活探究”、从“知识学习”到“课程育人”的转变。

活动最后,张益清副校长勉励老师们以市课改实验区项目活动为契机,认真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重构学校课程新样态,为“常有优学”贡献清中智慧!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探索如何“用教材教与学”,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项目组全体成员将充分吸收专家的指导意见,用专业的精神、踏实的态度、创新的意识,智慧碰撞促成长,凝心聚力共前行。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