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躬行践履始玉成 行而不辍终致远——记课程教材研究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研究项目常州实验区活动(9)
信息时间:2024-05-23     阅读次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5月21日下午,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落实化学课程标准实验项目研究”江苏常州实验区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在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如期举行。

本次展示活动由江苏省武进高级中学的丁鸣、李杨两位教师执教授课,她们向大家呈现了基于大单元情景设计的《原电池初探》《再探原电池》两节新授课。在活动初期确定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化学电源这一主题后,两位授课教师先后经历了“集中备课研讨—试讲—正式讲”三个环节,在整个备课的过程中得到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陈颖老师和北京教育学院何彩霞老师的深入指导,展示活动更是采用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借助网络平台对“正式讲”活动进行了展播,全市各区高中化学教研员、高中在研省级课题组成员、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及成员、高中化学学科领军教师团队成员和全市高一化学教师共同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展示活动的第一个环节是教师授课环节。第一节课是丁鸣老师的《原电池初探》,她以化学史中“伽尔伐尼与伏打之争”为大情境,引起学生思考,电从何而来?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初步构建原电池模型,通过任务链和知识链两条路径帮助学生建构原电池模型。以任务一“探究原电池中电能来源”,引导学生认识到原电池的本质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以任务二“如何让看不见的电子定向移动起来”指引学生走入原电池反应原理的大门。在前面两项任务完成之后总结原电池形成的条件。学生完成构建原电池模型基础上,理论应用于实践,丁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设计简单的原电池。本节课注重证据推理和认知模型建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基于核心素养、课标、教材、学情,将目标分解为任务并将任务拆解为核心问题,以问题驱动教学。

图片 5.jpg 

李杨老师执教的第二节课《再探原电池》以将铜锌原电池中的稀硫酸换成硫酸钠溶液,这个电池是否能够放电?引起学生思考,提示学生硫酸钠溶液中混有氧气,让学生知道原电池中参与反应物质的状态可以是气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在此基础上设计负极有气体参与放电的原电池,很自然的衔接到了燃料电池的教学。李老师以燃料电池的诞生、改进、未来发展趋势为主线,将化学史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和创新意识。

图片 6.jpg 

展示课结束后,授课教师丁鸣老师和李杨老师分别进行了说课展示。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中教研主任陈颖老师和首都师范大学黄燕宁教授对两位教师的课进行了点评。首先陈颖老师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提出要重视问题框架的搭建,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搭建问题框架,形成问题链,在此基础上寻找情境和素材作为问题的载体。其次从教学主体的角度提出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重视学生能力发展,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出发,关注学生的认知冲突和概念的辨析。最后陈颖老师认为两位老师都重视发展学生的证据推理能力,将思路外显,学生以此为抓手明确问题的答案。黄燕宁教授首先对两位老师的课程给予了极大的肯定,其次从两位教师对化学史的使用的角度提出要简化素材突出重点,注思维的逻辑性,最后黄教授提出,学生必做实验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图片 7.jpg 

本次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在求实楼306会议室举行,两位专家与常州市各县区的一线老师们就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展开了研讨。研讨共分为三个部分:化学课程标准的使用情况,各个版本教材的特点以及18个学生必做实验的开展情况。首先,陈老师对一线教学中课程标准的落实情况进行调研,她询问了课程标准对于实际教学的意义以及需要改进的内容。接着,黄教授询问了各个教版教材的使用情况,许多老师表示教材是备课首先要研读的材料,除了现行使用的教材,也会使用人教版和鲁科版教材,苏教版教材科学性强,但某些内容的设置不够连贯,人教版教材细致、逻辑性强,鲁科版教材涉及的项目化教学微事例具有较强的教学实用性。最后,陈老师对于课标规定的18个学生必做实验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不同地区的学校实验开展情况差别稍大,由于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学进度的安排以及高考试题的指向,一线老师们结合实际情况把必做实验的教学形式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实验室实验教学、教室分组实验、教师实验演示以及实验视频演示。实验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两位专家对一线教师们做出的努力做出了充分的肯定。

 

山高自可登临上,水深不妨涉足知。此次教研活动进一步落实了新课程理念,推进了新课程实施,深化了课堂教育教学,助推了大单元教学和教学评一致性的探索与实施,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在课程教材研究所专家的引领之下,所有参与的老师收获满满,增进了学科理解,提升了教学能力,对常州未来的教育教学研究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接下来,全体老师必将主动积极全面深入推进项目研究,深挖课标,深耕课堂,深研教法,发掘并打造具有常州特色的化学课堂,赋能常州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推学科育人新蓝图的实现。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