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创建这个轮胎雕塑技艺的学生社团,陈小刚校长带领我们相关课程教师亲赴山东,考察学习,向山东的“轮胎雕塑”艺术家拜师学艺。社团的同学们在专业的指导下,坚持实践、勇于创新,才奉献出今天这样一件精彩的作品。”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中的社团指导教师在答辩活动结束后的采访中,如是说。
日前,第六届常州市高中通用技术、初中劳动创新作品大赛在市教科院完成了优秀作品现场展评答辩活动,历时数月的赛事完成全部评审工作,圆满结束。评审过程中,一件由常州市教科院附属高级中学选送的作品《轮胎雕塑——迅猛龙》令评委们眼前一亮,发出啧啧赞叹。在答辩过程中,我们通过制作该作品同学的介绍更加详细地了解了这部作品的全貌——
评审答辩中
该作品整个制作过程遵循通用技术必修课程中的“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 ”、“制作模型”、“测试使用”等技术环节和要求。使得同学在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五个核心素养方面都有所提升。
“发现和明确问题”的过程。在寻找创作材料时,我们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旧物没有被回收利用,被废弃的轮胎就是其中一种,如果把他们直接扔掉了就有违国家一直倡导的环保理念,常州作为新能源之都,随着汽车的增多,废旧轮胎等垃圾也逐渐增多,废旧轮胎在业内被称为“黑色污染”,其回收和处理技术一直是世界性难题。所以,同学们想设计一件以废旧轮胎作为原材料的雕塑,它不仅能够体现环保理念,而且具有观赏价值,也能为新校园的建设添砖加瓦。
“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常州又称“龙城”,当提到对常州的城市印象时,一部分人会回答:恐龙园。如今,“恐龙”在常州已不仅仅指恐龙馆中的化石,而是完成了从形到神的升华,深度参与到了城市建设和市民生活中。“恐龙”已经成为常州的城市标签,是独属于常州的一个城市符号。我们也想深度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所以选择了迅猛龙这个形象,作为作品主题,进行设计。
根据方案设计要求,进行材料选择、测试与规划,工具选择与使用,同学们对材料特点进行初步分析在完成以废旧轮胎作为原材料的迅猛龙轮胎雕塑时,我们用到了:各式各样的轮胎,也用到了气钉枪,铡刀,颜料、等工具。
最后是模型制作,先通过网络搜集照片,分析技术对象的图样特征,通过图样表达设计构想,并画出草图。然后根据草图,通过电焊工具焊接迅猛龙的身体骨架与金属底座。接下来对轮胎进行处理:我们将回收来的轮胎进行清洗,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轮胎的构造,并选择不同工具,将轮胎裁剪、切割成不同形状,方便后期使用。由于轮胎拥有良好的耐久性与稳定性,橡胶相对于泥土、石块来说,更加柔软,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因此多了一分利用空间。
这些工作做完后,我们就正式开始制作恐龙,第一步,对迅猛龙缠绕轮胎皮,接着根据恐龙肌肉走势,固定轮胎皮,再用长轮胎包裹恐龙的“肌肉”,形成恐龙皮肤,最后装上钢珠作为眼睛,并喷上黑漆,一条活灵活现的迅猛龙就诞生了。
《轮胎雕塑——迅猛龙》的制作过程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同学们将自己制作的轮胎雕塑作品摆放在校园里,成为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地理老师甚至将恐龙搬进了课堂,开展生动教学——《地球的历史》。当看到弃之不用的轮胎废品经过想象、构思和设计,制成工艺品,我们感到无比的光荣,成就感满满。
同学在校园里绘画的迅猛龙雕塑写生作品
走进地理课堂的恐龙雕塑
据悉,本届赛事共收到上报作品281件,经专家评委认真、公正的评审。最终,确定150件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5个、二等奖52个、三等奖73个。这项由市教育局主办的传统赛事,受到各方的重视,投稿作品中佳作频出,展现出了在我市大力推进劳动教育与技术实践课程教育背景下,中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与技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