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萌华,常州市正衡中学历史教师,2020年江苏省初中历史基本功竞赛一等奖获得者,2012年参加工作,先后获得江苏省网络教研团队初中历史组二等奖,常州市市区初中历史评优课一等奖,常州市原城区初中历史命题比赛一等奖,常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常州市中小学骨干教师称号。
筑“基”固“本”,一路成长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苇草”,历史思维是我们学科的迷人之处。从参加工作以来,在优秀教研组的带领下,通过龙城初中历史这个大平台,我获得了一次次成长和历练的机会。无论是一场场浸润心灵的讲座、初出茅庐的市级公开课亮相,还是小试牛刀的优质课比赛,都让我从学科理解、口头表达、备课上课等方面获得或成功或挫败的感悟。回首过往,从教生涯的每一步,都算数。在成长的背后,离不开与优秀的前辈同行探讨交流,离不开与学生们的课堂共生共长。回首基本功比赛,从市赛“突围而出”,到省赛的“步步惊心”,离不开教研组伙伴和黄天庆老师的悉心指导,也让我感受到吾道不孤,守望相助的职业幸福。青年教师的基本功,除了有形的笔试、演讲、板书、上课,更渗透了无形的学科育人思想和历史学科理解。从筑牢教学根基,夯实学科根本,更要学会思考,保持与学生一起畅游史海的热情。
从比赛到日常,回归与守望
赛后三年的时间,教育教学在新的轮回中波澜不惊,赛后回归教学的日子,才是真正的现实。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我们对历史书上的知识点如数家珍,对命题讲题驾轻就熟,很容易让人“重复昨天的故事”。回归教学的本真,守望历史的天空,我们需要立足学科情怀和教育初心,走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临场的比赛有技巧,但更重在日积月累中。教学即生活,是我们的,也是学生的,这需要我们在学业生活中为孩子撑起“人”的空间。从渴望成“功”的追逐,我们更需要持续成长的后劲。从比“武”竞技的外在挑战,我们更需要获得平和有力的内涵素养,育人即自育,在每一个有比赛和没有比赛的日子里,我们都应深耕课堂,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