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进常州历史跨学科议题项目化实践,落实全国教师资源联盟第十三次会议的精神,凝心聚力共谋教师专业发展,12月12日,常州市乡村教师培育站及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资源开发项目组老师们齐聚常州市丽华中学展开专题研讨活动。
研修活动的第一环节是观摩丽华中学徐蕙老师《小钱币大历史》跨学科主题研究课,然后展开评议;本节课基于新课标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的课程精神,站位历史,融合语文、数学、地理、美术等学科,以“听泉、品泉、涌泉”三个板块精彩展开,其探究性任务环环相扣:五铢钱如何做到防伪?汉武帝如何用皮币和麟趾金一抑一扬打击王国势力?刘备真的是好人吗?直百五铢与董卓的小钱数学换算会给你答案......该课以项目化融入常态课的尝试为突破,给课题组提供了一个可供讨论的样本。徐老师在备课中的“笃学”、授课而生的“行思”,点点回味中的“记录”,她的探索精神让人敬佩。
第二个环节是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的彭云老师做主题讲座,彭老师在寒冬凛冽的天气中不减火热激情,以《跨学科视域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育实践》为题还原了他多年来立足乡土文化,完成家国情怀的涵养、培育的实践探索。他选用学生资源,依托学校平台,借助课题研究,发展教师团队等策略,让老师们茅塞顿开。其信手拈来的学校桥文化、社区灯文化、溧阳建筑群文化系列案例,拓展了老师们的视野:能从一屋一舍的平凡中造出不平凡的业绩,体现了他浓厚的教育情怀。两位老师分别站位课例和课题研究角度,呈现出常州历史教育的行进速度和效度。
研修活动的最后环节,教研员黄天庆博士基于徐老师与彭老师的学科实践,展开了《基于课标的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资源开发》的讲座,就跨学科学习资源的认识、开发和应用做了高位引领,指出要以素养培育为宗旨,以主题整合为抓手,以实践学习为路径,做好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和课题实践总结研究,打造基于发展学生素养,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优秀案例。黄博士结合历史发展为与会老师描绘了一幅跨学科议题项目化学习的专业蓝图,体现了常州历史教育的高度与温度。
多读历史,然后你会敬畏时间—这位伟大的主宰并深感震撼;多行实践,然后你会敬畏生命——在时间的洗礼下感受万物生长;未来可期乘风破浪,让我们的研究扬帆远航。
丽华中学历史教研组撰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