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不同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组织方式,知道互联网应用中的数据需要经过有序组织并以适当形式呈现;
2. 通过体验不同类型的超链接,知道超链接的组成,理解超文本工作原理;
3. 初步认识网页源代码,了解HTML语言的基本框架结构和常用标签,了解使用HTML语言修改网页的基本方法;
4. 体验非线性阅读方式,感受超文本技术对人类阅读方式的变革与影响。
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
u 教学重点
1. 通过体验、探究了解互联网应用中数据的常见组织方式;
2. 通过绘制和分析网站结构图,掌握网站逻辑结构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u 教学难点
1. 通过实践探究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初步了解网页源代码的作用和修改方法;
2. 通过分析网页中的超链接,了解链接源和链接目标的类型,区分线性文本与非线性文本,明确超文本技术的原理与作用。
三、 教学方法
探究学习法、游戏学习法、体验学习法
四、 教学过程
主 题 | 教师行为 | 学生行为 |
设疑导入明确主题 | 同学们!上堂课我们开始学习研究《第3章 互联网中数据共享》,学习通过制作网页作品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请同学们思考:“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网站数据量大,数据关系错综复杂,但我们却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网站中各类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数据是如何组织的呢? 今天我们主要探究一下“互联网应用中数据的组织”,为设计制作网页作准备。 |
进一步明确本章学习目标。感受网站数据组织的有序性和合理性。
产生疑问。
明确本课学习主题。
|
问卷探究引导归纳 | 常州也有大运河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要制作“美丽常州大运河”的网站,我们如何来设计组织各类数据呢? 为了能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怎样组织呈现数据”,下面请同学们以互联网应用QQ、电子邮箱、网站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逐一分析“问卷调查”问题和答案,促进学生初步体验了解“时序、分类、主题、对象(收件人)、动态”等数据组织方式。 | 通过学习情境,围绕“制作‘美丽常州大运河’”主题开展学习。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自主探究QQ、电子邮箱、网站等互联网应用中数据的常用组织方式。 初步体验了解“时序、分类、主题、对象(收件人)、动态”等数据组织方式,了解网站中运用多种组织方式能够充分体现数据共享的丰富多彩效果。 |
实践学习突出重点 | 网站中运用多种组织方式能够充分体现数据共享的丰富和有序效果,这些数据之间内在逻辑关系是什么呢?也就是这些数据组织的依据是什么?下面请同学们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浏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网站,进一步探究形成网站结构图。 通过网站结构图我们能够清晰的了解到网站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我们数据组织的依据。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要制作“美丽常州大运河”网站,是先有网站结构图还是先有网站? 对应其它网络应用,网站结构图就是其它互联网应用的“逻辑结构”图,也是设计互联网应用的重要依据。 |
浏览“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网站,探究形成网站结构图部分内容。
初步体会网站结构图是网站数据组织的依据,形成后期制作网站先要形成网站结构图的意识。
进一步体会“逻辑结构”是互联网应用中数据组织的依据。
|
交互游戏探究学习 | 请同学们思考:网站中各个网页之间采用什么组织方法链接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通过“交互游戏”方式自主探究学习超链接等网站制作技术的相关知识。
| 超链接。
通过“交互游戏”进一步了解“超链接、链接源、链接目标、网页源代码、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超文本技术、非线性文本”等网站基本概念与技术。 |
螺旋学习分解难点 | 引导学生分析“交互游戏”题目,进一步引动学生通过课本信息归纳掌握“超链接组成、超文本技术原理、非线性文本浏览概念、服务器”等知识。 网页是通过什么编程语言实现超链接的超文本技术呢? 如图所示,左边是网页,右边是网页对应的网页源代码。其中,超文本标记语言通过大量“标签”方式来定义组织不同类型的数据,例如:标签<html></html>定义整个网页的开始和结束。 怎样才能查看HTML网页源代码呢?打开网页浏览器后可以通过什么方式快速找到需要的“操作命令”? 由于网站大代码多,同学们可以通过打开老师提供的建议网站“index.html”查看源代码。为什么老师制作的网页标题显示“无标题文档”?如何改成“美丽常州大运河”? 网页浏览器能直接修改吗?可以通过网页制作软件修改网页。演示使用Dreamweaver打开网页页面和代码的方法。 HTML语言中哪个标签能够修改网页标题?引导学生通过发现“<title>内容</title>”标签一起修改网页标题。 网页超链接是如何实现单击“美丽常州大运河”超链接网页“changzhou.html”?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通过“链接”命令设置超链接。 引导学生演示超链接设置,并引导学生分析超链接标签语言<a href="url">内容</a> 。 | 进一步掌握“超链接组成、超文本技术原理、非线性文本浏览、服务器”等知识。
通过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编写的网页源代码实现。 初步了解网页与网页源代码的关系,初步了解超文本标记语言通过大量“标签”方式来定义组织不同类型的数据。
在老师引导下了解在网页浏览器中通过右击“查看网页源代码”命令查看。
产生疑问,了解没有设置网页标题导致网页显示“无标题文档”。
了解网页浏览器无法修改网页,初步了解要使用网页制作软件修改网页,了解Dreamweaver打开网页页面和代码的方法。 学生通过发现“<title>内容</title>”标签一起修改网页标题,初步掌握通过修改网页源代码修改网页的方法。 自主探究学习通过“属性”栏目中“链接”命令设置“美丽常州大运河”超链接网页“changzhou.html”。 进一步了解超链接采用超文本技术通过HTML语言实现,知道超链接“<a>”标签和“href”属性功能。 |
游戏小结强化记忆 | 引导学生通过“交互竞赛游戏”复习小结本课知识点。 | 通过“交互游戏”复习小结本课知识点,并根据学情再次通过游戏复习和浏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