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引导常州市初中地理教师深入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版)》,透彻剖析“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实施要素,全面理解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及其内涵,充分落实市教育局《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作为江苏省地理课程基地,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长期以来不断推进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从做中学”,积极发挥“信息化”的课程教学特色,全力打造项目化学习、行走式学习、体验式学习、互联网+的跨媒介学习模式。近日,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地理教研组依托常州市“十三五”、“十四五”规划课题的研究基础,围绕“走读大运河“项目式学习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研究。
11月29日上午,在常州市古运河畔东坡公园的仰苏阁前,该校地理组蒋楠、蒋丹、张存霞三位老师与北京、杭州、嘉兴三地学校学生共同开设了一节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的研究课——《团扇上的大运河》。课堂活动始终围绕生活展开,从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中发现问题,老师团队设计了寻扇、问扇、研扇、说扇四个板块的项目式学习,各地学生现场连线互动展示各自绘制的运河文化团扇,并解说设计理念。常州的同学们用高超的技艺在扇面上描绘了古运河沿岸繁忙的漕运、南水北调激活运河新生以及大运河未来航运构想的景象,在展示过程中,现场及线上的同学发挥了小组合作的智慧,用沉浸式历史剧表演、扇面解说及文字表达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的展示了大运河沿途四地极具特质的文化内涵,让四地的学生对
大运河的前世今生有所涉猎,并能畅想运河的未来。
整节课以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示为主,以学生的学习实践为中心,过程性的评价贯穿始终,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精彩新颖的户外课堂形式给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得到参与专家们的好评。
评课议课环节,华东师范大学跨学科实训营指导专家吴志群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点评。吴老师对整个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她认为:项目化学习的设计可以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旨在强调学生在实际的项目化学习中的参与和实践,使其通过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方式培养综合素养。
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中学地理教研员张灵燕老师指出本节课注重学科融合以及实践导向、注重学习与综合实际情景的融合、注重资源共享以及文化的传承,对整个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王宏轩副校长高度评价了本校老师团队们的探索和实践,他指出本节课所体现的实景课堂、跨学科、跨区域、轻技术、多场景、多模态等亮点,特别是“学习者中心、再野化建构”的思维,弥补了身处都市的孩子们的“自然缺失”,让所有听课的老师耳目一新,有着意犹未尽的感觉。
常州市初中地理教研员朱志刚老师和部分听课教师代表给予高度评价:这节课立足新课标要求,创新教与学的方式,探究活动多样有趣,整堂课充分体现了跨学科融合、主题单元学习、核心素养等关键词;尤其是教学设计、教学评价等诸多环节突出了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考察。
本次活动还邀请到了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中学地理教研员于蓉教授来到现场。于老师认为本次选题非常有意义,这节课不仅让学生达成了知识层面的目标,而且指向了更高层级的素养导向、育人导向。于老师高度赞赏了常州地理教研团队在跨学科项目式主题学习实践上做出了扎实有效的探索,有规划、有前瞻性、有独特性,对老师们的教研热情给予了肯定,并大力推荐此课至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平台,提升常州地理教研团队在全省的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研读课标、理解课标、践行课标,是中学地理教师提升教学效益、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内容。全体地理教师将以跨学科主题单元学习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激发教学热情和活力,营造良好教学氛围,助力地理教育高质量发展。
行动中的地理课堂,应势而变,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