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为进一步提升历史教师基于学科实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力,探索“大单元教学”历史新课堂。11月22日,常州市乡村历史骨干教师第19次集体研修活动在横林初级中学开展,常州市教科院初中历史教研员黄天庆博士主持活动。
本次活动的第一项议程是观摩跨学段大单元主题研究课。常州市戚墅堰高级中学丁玲老师呈现了《抗日战争》一课。丁老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认识这场中日战争?”导入本课主题,并基于历史核心素养设计“事实”、“观点”、“表达”三个环节,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抗日战争,像历史学家一样地思考问题。
常州市钟楼实验中学柳林老师展现了《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课。柳老师以“魏特琳日记”为教学线索,串联起整节课堂。用丰富的课堂活动充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并引领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涵养家国情怀。
常州市横林初级中学江梦婷老师同样呈现了《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课。江老师运用视频、地图、时间轴、制作“抗日英雄图谱”等创设真实情境,构建时空观念,引导学生认识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战的艰苦历程,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常州市横林初级中学陈园老师带来了《敌后战场的抗战一课》。陈老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整合,设计多重教学活动,从师生互动到生生互动,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还通过丰富多彩的的史料设置真实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提升家国情怀,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思政功能。
本项活动的第二项议程是专家讲座。扬州市历史教研员曹勇老师做《中学历史学科实践的育人探索》的专题讲座,分享了扬州历史教研团队对新教学的研究成果。曹老师从明确育人目标、坚持素养立意、倡导问题引领等三个方面阐述历史新教学的实施原则,还展示了《丝绸之路》、《辛亥革命》等优秀教学案例,建议一线历史教师要确立新的认知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从而引导学生在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曹老师的讲座真诚朴实,令人受益匪浅。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缀,未来可期。相信通过本次城乡活动,乡村历史教师会更加明晰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路径,提升课堂改革的能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学校间的教学差距。
(撰稿:江梦婷 摄影:陈园 审核:宋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