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动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11月16日在经开区横林实验初级中学,常州市乡村历史教师培育站以“研读新课标 践行新课堂”为主题开展教研活动。
上午的活动是观摩经开区三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三位老师同课异构,执教的都是《古代埃及》。三位老师潜心研究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备课,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课堂。
横山桥初中周长梅老师的课堂紧扣课标,基础知识扎实,条理清晰,材料运用十分到位。对于主题和情感的把握,渗透于整堂课之中。尤其是对于书本知识的解读,教学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有难有易,很好的训练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
芙蓉初中胡佳丽老师的教学设计以“探寻古埃及的钥匙”为主题,厘清教材脉络。运用时间轴较好处理基础知识,通过识别地图的方式确定教学内容范围。对史料的选择、处理、应用也十分到位,在史料解读的过程中,注意方法的指导,突出论从史出的原则,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横林实验初中的庄梦莹老师则根据课标和学情设计恰当的学生活动,运用壁画、视频、文字等史料创设真实性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分析,让学生在活动中育成素养。如通过让学生绘制古埃及文明发展的时间轴,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获取历史信息并进行整理归纳。
同题异构研究课的评议环节,黄博士对三位老师的课堂给予充分肯定,并对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建议,教师应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设真实性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下午的活动苏州大学历史师范专业的于明波博士作了题为《历史跨学科学习的设计》的讲座,指出跨学科历史学习应坚持“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探究性和可操作性”这五项原则。知识为真实生活所需要,教学设计应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现实问题,关照学生真实的发展需要。同时注重创造和谐、民主的人际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让知识因对话互动而建构,提升学生课堂参与感的同时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本次教研活动将教学实践与大学老师的学术研究相结合,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对教师全面把握新课标的理念和精神起了指导作用。后续教师们将积极践行新课标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推动新课标有效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