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践行新课标理念,助力《中学历史“跨学科议题”项目化学习研究》课题的展开。11月15日全天,常州市乡村初中历史教师培育站第15天集体研修活动在常州市教科院开展,常州市教科院历史教研员黄天庆博士主持本次活动。
本次活动的第一项议程是观摩学习优质研究课。常州市外国语学校李雪峰老师呈现了《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的跨学科研究课。李老师从课程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流程与设计。针对教学主题,李老师采用“校园展览”的项目式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制作改革家的人物传记海报、宣传视频等,促使学生在研讨与制作中,激发学习主动性,实现历史、语文、艺术、道德与法治的多学科融合,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常州市西藏民族中学张耀方老师展现了《历史上的中外文化交流》的跨学科研究课。张老师基于学情确定教学主题为“丝绸之路:交流中的急先锋”,旨在提升西藏学生的家国情怀,加强文化认同。张老师依据新课标设计了制作文物信息卡、撰写文物解说词、分享文物故事等环节,渗透了历史、语文、地理、道德与法治的跨学科融合,让西藏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实现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
课后,黄老师对两节研究课进行专业的点评与指导。他充分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清晰,学生活动层层递进,并构建情境问题驱动学生主动地去探究,为在座的青年教师展示了精彩的跨学科示范课。
下午的活动邀请常州市花园中学陈宇老师作《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解读》专题讲座。陈老师从把握教学内容、策划教学活动、拟定实施方案等三个方面分享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经验,并着重强调在教学设计中要聚焦教材内容。陈老师还展示了3个跨学科案例,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是各学科的有机整体,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在设计时要将多学科自然融入,去解决特定问题,不要生搬硬套。陈宇老师的讲座内容生动详实,使在座的青年教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更精准的研究方向。
教学似登山,不在一朝一夕;愿君常莫磨砺,拾级层层递。本次城乡活动为初中历史教师搭建了学习借鉴的平台,传递了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共享了优质的历史教学资源,也进一步高位引领了乡村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 撰稿:江梦婷 摄影:陈园 审核:宋力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