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常州市学校课程建设的基础和需要,经研究决定启动“常州市特色馆藏数字地图研发项目”,具体事项如下:
一、项目意义
1.发掘区域特色课程资源
特色藏馆对于学校相应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但限于知名度、宣传力度、影响力、社会认知、以及坐落方位等原因,很多藏馆并不广为人知,致使特色、优质课程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2.传承常州市优秀地方文化
特色藏馆的集中、分类、序列化呈现,有助于学校、教师、学生等及时了解、寻访特色藏馆,并按需索求、探访地方文化,对于常州市优秀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培养师生的乡土情怀具有重要作用。
3.创新课程学习方式
田野研究是重要的人类学方法论,特色藏馆地图的开发有助于学习者探索由藏馆定义的馆藏空间和时间,也可依托藏馆进一步寻访馆藏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与社会历史中的真相与意义,这是教育方式与学习方式的重要突破。
4.协同开发优秀地方文化课程
特色藏馆地图的开发有助于突破当前博物研究的目光过度集中于制度化场馆的限制,也有利于各群体和利益方基于互惠互利、互促共进的课程共同体,通过协同的方式开发基于常州地区优秀地方文化、更加贴近常州师生学习情境的学校课程。
二、项目研发规划
第一阶段(2023.10——2024.1):寻访-定位-调查;藏馆摹写
第二阶段(2024.2——2024.6):特色藏馆数字地图研发
第三阶段(2024.8—— ):推广使用
三、第一阶段特色藏馆寻访调查范围
1.位于校园等相对封闭空间的藏馆
如: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校园内的动物博物馆、溧阳市文化小学的蚕桑馆、新北区春江小学的春江非遗馆等。
2.坐落于村镇角落、街头巷尾的藏馆
如:新北区西夏墅梅林村的匠心铺非遗馆、武进区杨桥古村的朱琪捻纸非遗馆、青果巷的片仔癀博物馆、勤业路上的梳篦博物馆、乱针绣博物馆等。
3.略显小众的主题或专项博物馆
如:莱蒙都会的失恋博物馆、武进区凤凰谷的藏书票博物馆、西太湖环湖北路的油灯博物馆、经开区的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等。
4.基于祖传技艺建于个人家庭的藏馆
如:位于天宁区茶山街道华润国际社区的白氏留青竹刻藏馆(暂未命名)。
5.其他类别的特色藏馆
四、项目组成员招募
鉴于项目开发的专业需求,特面向全市中小学招募项目组成员,招募对象以地理学科老师为主、适当招募少部分美术学科老师,具体要求如下:
(1)热心教育研究,愿意为本项目奉献研究热情和精力;
(2)能够独立或合作完成田野考察、教育观察、访谈、记录等调查研究和现场考察任务;
(3)熟悉教育数字化技术、人工智能技术。
联系人:林老师、朱老师
联系电话:19975130927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二O二三年十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