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问题驱动促探究 常态课堂育素养——记常州市初中数学七年级教研活动
信息时间:2023-09-26     阅读次数:

为贯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理解和内化其精神,921日下午,常州市各校七年级数学教师齐聚二十四中学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杨波老师主持。

研讨活动全景.jpg

兰陵中学王倩、二十四中仝艺老师分别以七年级上册《线段、射线、直线(2)》为课例开设同题异构研究课。王倩老师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用类比法认识线段的大小关系,从利用圆规比较大小的过程,过渡到尺规作图,由一般到特殊自然引出线段中点的定义,既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又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整节课借助三组活动设计,层层递进,形成思维方法,构建新知生长线。仝艺老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即大小的比较、线段的中点、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学习过程活动化,帮助学生不断激发思考、揭示问题本质。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潘海波老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他认为王倩老师创设课堂有效情境,采取板块递进教学,结构层次清晰,把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相融合;仝艺老师善于把课堂还给学生,注重课堂的互动环节,启发学生深度思考。

潘海波点评.jpg

常州市新闸中学甘泉老师分享《在动手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微讲座。甘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实例阐述了动手操作实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和创造能力。甘老师理论加实践的精彩讲解加强了七年级教师对使用《数学实验手册》必要性的认识,为学生提供较充分的“做数学”的机会,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关键能力。

甘泉讲座.jpg

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由杨波老师总结,杨老师指出很多课的知识点看似简单,但需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从不同角度呈现教学设计的智慧,遵循学习逻辑,抓住问题本源,探索如何在日常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注重让学生感悟“为什么学”和“怎么学”。针对初中起始年级学生,各校教研组还需加强校本教研,发挥集体智慧,将新课标的理念落实到每一堂数学课中。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