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信息资讯>>最新资讯>>文章内容
把握新课改时代脉搏,研讨新课标落地方法
信息时间:2023-05-22     阅读次数:

为认真研读、理解、践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版)》,理解“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实施要素,深入理解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及其内涵,提升教学效益、落实“双减”工作,落实常州市“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常教办〔2022〕102号)。2023年5月20日,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办了常州市初中地理新课标培训常州市优秀教师城乡牵手行动研修活动,本次活动由常州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承办。

在示范课环节,常州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姚炳华和许敏青老师以及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徐晓成和张婕老师共同给大家带来了一节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博纳园”的实践——自然特征与园艺设计》。

姚炳华老师与同学们一起了解了“博纳园”中的绿化分布,查询了主要植物的生长习性,绘制了“博纳园”绿化分布图,并评判了绿化布局的合理性。张婕老师与同学们观察了当前“博纳园”中植物的生长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问题的猜想。

图片1.jpg

许敏青老师与同学们一起运用太阳能辐射测量仪、三合一土壤检测仪、雨量计、百叶箱等仪器,测量并统计了近期“博纳园”微环境中的光、热、水、土特征,分析了微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问题的可能影响。徐晓成老师与同学们一起选择了丛生朴树、栀子花、梅子树三种亟需养护的植物,针对瘦弱、枯萎、落果三种典型的问题,制定出了针对性的养护措施。

图片3.jpg

图片4.jpg

最后四位教师带领同学们带着养护方案一起走进“博纳园”开展养护劳动,同学们个个积极踊跃,在半个多小时的团结协作劳动后,各小组出色地完成了养护任务。活动结束后,大家久久不能平静,纷纷畅谈了自己的感想,朱宇轩同学说:“本节课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学习的真正意义所在,我们要真正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时刻准备好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陶可欣同学说:“本节课的许多问题都是需要综合多门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的,提升了我综合学习的能力,锻炼了我动手行动的能力,让我真正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

图片5.jpg 

图片6.jpg

图片7.jpg

在研讨环节,常州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张慧群校长为本次活动作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辞。张校长首先感谢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和兄弟学校的领导和专家莅临学校指导。张校长对经开实验初中这座“年轻”老校的办学理念、环境布置,教育装备、师资力量、教育科研等方面一一做了详尽介绍。张校长说教育是幸福的事情,本次活动是经开实验初中新校落成之后承办的第一个全市性的重大教科研活动,是学校新征程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与会专家的高位引领必将助力学校的腾飞。张校长还号召全校教师与专家深入交流,与专家为友,一起为壮大学校的优秀教师队伍加油给力!

图片8.jpg

四位上课教师针对自己的教学任务,畅谈了教学设计中的思考。姚炳华老师作了名为《跨学科主题单元学习的跨度设计》的微讲座,他指出了当前跨学科主题单元学习中常见的“学习内容大拼盘”的问题,并以本节课为例,提出了“加强学科深度联结,从‘大拼盘︐走向‘大融合︐”的解决策略。许敏青老师作了名为《跨学科主题单元学习的任务设计》的微讲座,她认为在跨学科主题单元学习中,学习任务的设计既要体现学科属性,又要充分发挥学科融合的作用,任务设计以探究为主线,观察对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设定不同的解决措施,各学科在其中融合程度各有不同。徐晓成老师作了名为《跨学科主题单元学习的评价设计》的微讲座,他从“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等方面加以阐述,重点强调评价过程中不能脱离地理学科特质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考察。张婕老师作了《跨学科主题单元学习的场所设计》的微讲座,她认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真实情景是跨学科学习的极佳场所,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会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尝试将问题置于真实情境中解决有助于地理实践力的养成。

与会专家对本次活动作了精彩点评,常州市初中地理兼职教研员赵俊杰老师认为本节课既有意思又有意义,涉及到了“跨学科、大单元、实践性”等新课标倡导的研究热点,把课堂搬到了户外,学生学会了许多地理仪器的使用方法,得到了宝贵的参与劳动实践的机会,在展示交流中培养了劳动习惯、品质和精神,树立了劳动观念,让劳动入脑入心,种劳动的种子开智慧的花。常州经开区地理兼职教研员宁本冉老师认为本节课立意新、形式新,把地理课从室内上到室外,以“博纳园”为学习载体,以亲身发现的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把地理学科和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培养了科学精神,拓展了学习视野,打开了心灵之窗,不仅学习了生活中有用的地理,还实现了以劳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劳育目标,是落实新课标的有益尝试。

图片9.jpg

图片10.jpg

明德实验中学正高级教师刘霞认为本节课立足校本资源,进行了整体课程设计,有效地统筹了各学科之间的融合,使用了许多地理器材开展地理调查、地理考察和地理实验,突出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点。她鼓励学校在课程建设和学科实践的道路上继续深入研究,持续发力,坚定地走下去。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董新伟老师代表承办学校教科研工作的主管部门感谢了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兄弟教科研单位的引领和指导。他介绍了经开区地理教科研团队的组成情况以及教科研活动的开展情况,他指出今天的示范课是经开区地理教科研团队共同智慧的结晶,是对新课标有效落地的一次大胆创新的尝试,非常值得在区域范围内推广。 

图片11.jpg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劳动教育教研员孙美荣老师认为本节课有趣味、有智慧、有创新,尝试了地理学科与劳动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初中学段有效落实劳动教育的一种新样态,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四大亮点:第一,紧扣新课标的落实,依标教学,指向学生全面发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学生心中种下了劳动的种子;第二,情境真实,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三,学习方式多元,学习实践多样,学生既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又是学习行动的实践者,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手脑并用,知行合一;第四,从身边的问题着手,巧用校园资源,充分发挥了环境育人的价值。

图片13.jpg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地理教研员于蓉老师充分肯定了常州市初中地理教科研活动的氛围。于老师例举了《重走长征路》《一带一路》《大运河》等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经典案例,深度解析了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什么要跨”“怎么有效地跨”。于老师认为现实中的问题大都是综合的,也是需要各学科融合的,我们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首先要明晰价值导向问题,不开展无意义的学习。其次还要体现出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几个要素:第一,要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用真实问题引导学习自然发生;第二,要有学科逻辑,要以地理学科为核心,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第三,关注实践生成,要学习具身理论,关注学生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中发生的变化,关注学生在实践中能力、素养以及身心的变化,对学生形成更丰富的认知,深入研究学的机制,深度发现实践的价值所在。最后于老师希望能够将这种前瞻性的研究常态化地开展下去,持续建设好“博纳园”,让“博纳园”的明日更加葱郁,更加美好!

图片14.jpg

常州市中学地理教研员朱志刚老师作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价值和成功之处,他建议研究团队后期还可以构思更多更好的流程与环节,把这个案例做成典型,积极申报课题、项目乃至课程基地,拿出更加出色的成绩向大家汇报。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