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小学教育>>英语>>学科活动>>文章内容
江苏省教研课题“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第十九次活动在局小举行
信息时间:2022-11-27     阅读次数:

微雨后,小雪至。2022年11月23日,江苏省教研课题“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英语学科教学关键问题的研究”第十九次活动如期在局前街小学举行。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黄小燕老师,课题组全体教师以及局前街小学教育集团部分校区英语教师代表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

讲中国故事 树文化自信

首先,局前街小学陈静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中国故事《Chinese Zodiac》一课,陈老师立足国外小朋友的兴趣点,紧扣主题情境,架构起绘本和教材之间的桥梁;注重策略指导,借助插图、文本、视频等多模态资源助力学生学习;巧设教学活动,通过合理想象和对话创编等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开展中西方文化对比,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信。

思维碰撞 智慧共享

随后,各子课题组的教师代表,分别围绕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学习策略等不同角度进行了专题点评。陈老师和五(10)班孩子优良的英语素养收获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来自语言能力小组的曹倩倩老师认为陈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多元提升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插图助力,引导学生推理和感悟,设计角色代入,指导学生悟情和明理,通过想象对话,拓展延伸创造思维,在一系列活动中层层引爆高阶思维。来自学习情感小组的苏春花老师认为陈静老师能够根据研究主题、绘本素材以及学情深研教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通过文化对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创设语境进行角色体验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开展互动表演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在点燃学生的学习情感的基础上推动他们主动思考和进取,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来着学习能力小组的张丽花老师认为陈静老师的课提供了很好的绘本教学范例,课堂中学生展示着主动进取的学习状态,老师根据学情监控与调整节奏,利用板书引导学生获取关键信息搭建故事大纲,在师生与生生合作学习中,梳理演绎故事,挖掘感悟内涵,创作融汇所学。来自文化意识小组的沈雪雅老师认为陈静老师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文化知识,并通过创设明确的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故事中的文化知识,学生能根据直接提示找出文化信息。陈老师用大量的视觉信息打破文化壁垒,努力打通中国故事文化与当代生活的通道,从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来自思维品质小组的刘宝杰老师认为陈老师这节课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从开场的星座与生肖的对比到外国友人Peter的文化疑惑,再到阅读故事过程中的图文匹配,都是直指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很好的设计;整节课的角色对话给了学生创造精彩的空间,充分凸显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成为这节课的亮点;学生最后对故事的深层理解则体现了陈老师对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机训练。

立足新课标 解读新指标

局前街小学黄吉老师结合文献理论与新课标,融合教材,聚焦“思维品质”研究主题,和大家分享了局小团队新修订的思维品质的各级指标,她围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三个方面,按小学中高年段分为六个维度进行了细致描述,提出了具有高阶思维品质的课堂的特质。

专家引领,拾级而上

最后,常州市小学英语教研员黄小燕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高位引领。她首先就“用英语讲中国故事”这个新课型进行了解读,进一步帮助大家明晰了这类主题课的价值所在。她殷切地期望各教研团队认真开展故事教学的研究,让课外阅读进入课堂,做好课内指导的同时鼓励孩子更多的进行课外拓展,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同时,黄老师高度肯定了局小近几年在思维品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教师的思维品质,团队所研制的评价指标将抽象的术语转化成了具象化的语言,为一线教师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供了可理解、易操作的抓手。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通过此次研讨,局小英语团队将加紧学习的步伐和实践的脚步,相信在追寻的过程中定能看到更美好的教育风景,享受更有意义的教育幸福。(撰稿:王凌燕   摄影:钟叶蓉   审核:杨丽华)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