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暖花开。2023年3月10日,常州市初三化学复习研讨活动在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如期进行。本次活动旨在将生活情境深度运用于初三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市教研员、名师工作室和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的全体成员,各校教师代表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来自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中学的陈洲老师以《探秘洗衣机清洗剂》为题进行了《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复习。陈老师以探秘洗衣机清洗剂为生活情境,在初探洗衣机清洗剂环节中,让学生阅读资料卡片,猜想洗衣机清洗剂所形成的溶液应该呈现何种性质?通过不同种方案的设计来复习酸的性质,并选择合适的药品进行实验验证。再探洗衣机清洗剂环节中,陈老师拿出另一种清洗剂,提出其中可能含有的有效成分?通过实验设计与验证得出有效成分为过碳酸钠。而过碳酸钠的含量直接决定了洗衣机的清洗效果,接下来陈老师让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方案测定清洗剂中过碳酸钠的含量,并进行装置的搭建,最后拓展了测定物质含量的一般思路。
来自常州市滨江中学的林丹老师则以《拯救丁香进行时》为题进行了《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的复习。在第一个环节“诊断病因”中,林老师带领同学们欣赏了美丽的丁香图片,同时也展示了部分丁香花出现了叶片边缘变黄、叶片出现病斑等现象,让学生通过了解丁香花的生活习性,诊断出这些丁香花可能因为遭受了细菌的侵害、缺乏钾元素和土壤酸化所以长势不佳。紧接着在第二个环节“对症下药”中,林老师针对长势不佳的原因,引导学生运用农药波尔多液来杀菌和施用钾肥来提高土壤中的含钾量,带领学生回顾配置农药波尔多液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验证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碳酸钾。林老师还结合农业上肥料施用过多,会导致发生烧苗等现象,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和相关计算得出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引导学生正确的施用钾肥,让学生意识到从定性到定量认识物质的重要性。最后一个环节“变化有理”中,林老师通过让学生将本节课的涉及到的物质及其之间的反应做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建构了酸碱盐的思维导图。
来自常州市北实验初级中学的潘志妹老师以《探秘青团中的营养物质》为题开设了《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复习课。潘老师以探秘青团中的营养物质为生活情境,从常州马兰青团视频展开。在探青团外皮秘密环节中,通过闻一闻、想一想、验一验等学生活动揭示了青团皮的主要成分及绿色的原因,复习了淀粉的检验。在探青团馅料秘密环节中,通过试一试、算一算等学生活动对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进行分析,进一步认识了食物中蛋白质的检验,拓展了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在探健康饮食秘密环节中,潘老师提出从营养健康、安全角度来看,你觉得吃青团要注意哪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均衡饮食,吃得健康。课堂最后潘老师提出倡议,春暖花开,同学们可以周末与家人摘艾草、马兰,制作青团。
来自常州市正衡中学的庄露露老师则以《“知食”就是力量》为题进行了《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章节复习。庄老师以中国学生营养日的视频以及学生早饭午饭采访视频引入,引起学生们关注自己的饮食是否营养且健康,引发学习欲望。在第一个环节“识食物之本”中,庄露露老师带领学生观察被访同学的饮食菜单,从中复习了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素以及有机物的概念,学会从化学视角认识身边的各种食物并将它们分类,感受物质的多样性。环节二“解营养之谜”中,庄露露老师按教学要求,提出一系列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复习营养物质的价值、糖类的来源与转化。指导学生从营养均衡的角度搭配合理的膳食,同时借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感受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引导学生从物质和能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以观看“三减三健”的视频进入到第三环节,使学生了解关注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的重要性。通过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指导学生从多方面关注到食品安全,认识到化学在指导人类健康生活上具有重要意义。
展示课结束后,四位老师分别分享了相关课的设计思路,让参会老师对这四节展示课有更清晰的认识。来自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的周洁老师对陈洲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周老师认为陈洲老师这节课一是注重教学的情境性,以生活中真实情境洗衣机清洗剂清洗原理为抓手,建立生活和化学之间的联系;二是注重思维的深刻性,使得学生知识由碎片化转向结构化再迈向素养化;三是注重问题的驱动性,让学生在真实学习背景和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自我学习力;四是注重活动的交互性,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变接受为汲取。来自常州市奔牛初级中学的魏军老师点评林丹老师的课接地气、冒热气、 有灵气;重视化学基础知识,体现化学核心素养;活动丰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课堂设问巧,层层推进,贯穿了情景线、问题线、活动线、知识线和评价线,让学生乐中学,学中乐。魏老师提出对于复习课,我们应做到复习内容开放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情景的兴趣性与逻辑性的统一和复习目标的高度性与整体性的统一。来自常州市教科院附属中学的张艳老师认为潘志妹老师的课,以美食为本、以健康为体,素材来源于生活,基于生活情境化的学习更能让学生学会思考,并从学科的角度看待问题。通过对青团的研究,将食品中有机化合物这一章节的知识化零散为整体,让学生感受化学与营养健康的关系。从认识食物中蛋白质的检验到拓展认识蛋白质含量的测定,带领学生体会定性与定量结合方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钱柳云老师对庄露露老师的课做了点评,钱老师指出课堂亮点多,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性,教师引导,让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培养了学生分类表征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和形成绿色化学的理念。课堂从活动与体验、联想与结构、价值与判断上很好的体现了深度学习的理念。但是也给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精彩灵动的课堂和鞭辟入里的点评让培育站全体成员对生活情境在初三课堂的深度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定会共同努力推动化学课堂教学向优质高效的目标迈出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