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同题异构”联校教研活动在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举行。本次活动由常州市教研员孙美荣老师主持,各辖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以及各区近200位骨干教师全程参与。
本次同课异构围绕主题“四年级选题指导”,共开设了三节课,分别是常州市实验小学王洁老师执教的《走进家务劳动》、常州市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蔡佳乐老师执教的《我的社团我做主》以及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宋佳老师执教的《我是非遗守护人——梳篦项目研究选题指导》。三位老师呈现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选题指导过程,可谓精彩纷呈。第一节课王老师围绕学校校本课程劳技主题进行选题,课程不仅融入了四~六年级劳动与技术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同时结合了研究性学习的相关内容。通过提供与家务劳动相关的国内外资料和时讯,有意识的运用了思维导图呈现预设以及生成的知识点,让学生边看边思考、边发现边提出疑问,在不断的交流中对这个主题有一定的深层了解,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整节课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十分出色。第二节课蔡老师围绕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社团主题出发,启发学生从“谁”这个视角展开讨论,寻找提问路径,引导学生基于兴趣、实际情况等提出研究的真实问题,并转化为课题。教师由扶到放,逐步深入,扎实推进。第三节课宋老师指导学生通过回顾交流前期外出参观采访梳篦博物馆的收获,形成对梳篦项目的初步感性认识。其次通过呈现图片、视频等资料的学习,引导学生梳理梳篦项目学习的兴趣点,明确研究问题,生成规范的研究课题。开辟了选题指导课的新路径,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课后三位老师现场简单阐述课堂教学设计,听课老师通过网络问卷对三节课进行交流与评价。综合实践特级教师钱新建主任围绕综合实践开题三要素做微分享。钱主任提出课堂是为学生的活动服务的,选题指导课一是启动活动,二是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顺利开展活动,因此选题指导课需要把握时机和方式、选题的层次和角度。可以通过从生活中观察,思考,发现一个领域或角度来开展活动,做基础性研究;也可以通过资料、参观、视频等初步感知后,生成新的研究方向,展开项目式的研究。最后市教研员孙美荣老师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她首先说明了选题指导课的价值,选题指导课是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选题的好坏决定了学生后续研究的深度与广度。接着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特征、课型研讨、方法指导三方面对三节课进行了简要点评,三节课都取得了预期的成效,在综合实践课型研究上实现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