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文章内容
志愿活动与章程有约 校际联动促共同发展
信息时间:2017-06-12     阅读次数:

面向社会、回应学生真实生活,为了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特质真正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去,8日下午,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全体骨干教师齐聚花园第二小学开展了内容丰富的课例研讨活动,参加由钟楼区承办的综合实践创新活动“与章程有约 合作分享”现场研讨活动。活动联合章丽卫名师工作室的领衔人与成员共同协作策划与实践,常州市教科院综合教研员孙美荣老师主持了本次活动。

一、多校联动,志愿者活动精彩纷呈

刚踏进会场,与会老师们就被一块块制作精美的展板所吸引,纷纷上前观摩。

原来,这些展板展示的是本次活动的承办方——“章丽卫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老师们带着各自学校的孩子们开展了一学期的“志愿者大联盟”活动的研究成果。虽然主题相同,可是各校研究的内容却是各不相同:“校园交通志愿者”、“校园节水志愿者”、“关爱老人志愿者”、“京杭大运河志愿者”、“社区志愿者”……8所学校10个内容,展板内容展示出了各校研究的整个过程,呈现出学生丰富的体验过程、满满的活动收获。

从校内到校外,由学校到社区,创意的活动形式、丰富的研究成果,展示了校际联动状态下综合实际活动课程呈现出来多样化、整体化教学形态。

二、创意课堂,教师指导省时高效

接下来由王艳和周琪两位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两节创意十足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课,令与会老师大开眼界。

花园二小的王艳老师整合了各校的活动资源,带来了一节主题为《与章程有约 合作分享》的方法指导课。开课伊始,王老师先请8所成员学校的学生代表介绍了本校活动的志愿者研究内容,接着邀请各位代表加入课堂,激发起所有学生的参与热情。接下来由扶到放,带着学生层层递进、走进章程:在这个环节当中,王老师由一则真实的情景故事着手,再现了“活动公约”产生的原因及其必要性,并以此为范例指导学生将其归纳为语言更为简洁、要求更为明确的“活动章程”具体条款;接着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整理各校不同主题关键词下的活动公约,形成了不同视角下的章程条款,为今后完整章程的形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活动公约”到“活动章程”,王老师的课堂指导省时、高效,既回顾了前期活动内容又升华了活动效果,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养。

花园小学的周琪老师则带着她的花小小义工们向我们全方位展示了他们本学期丰富多彩的义工活动,并以此为依托,对暑期义工活动进行了策划。首先,周老师由前期活动引入课堂,各小队用不同的思维导图形式回顾了自己前期活动的感受与收获,“树形图”、“泡泡图”、“多流程图”、“圆形图”……多种多样的思维导图呈现形式令人叹为观止。接下来引入暑期活动策划,周老师还是要求以思维导图形式进行设计,体现了课堂指导的连贯性。课堂当中,学生在各种创意思维的指引下,头脑风暴式地设计出宣传类、捐助类、体验类、展示发动类、表演类、服务类等多种多样的活动类型。为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周老师带领的小义工们在暑期当中一定也会成长多多、收获满满。

三、教学研讨,范例引领智慧碰撞

两节课后,工作室领衔人章丽卫老师还带来了主题为《向有“章”可依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迈进》的专题报告。报告当中,章老师先回顾介绍了工作室整个的研究团队,让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群有朝气、有活力的教育工作者;继而,以范例的方式为我们再现了“志愿者活动”章程诞生的思路,这种学生自创、联盟共生、抓住问题、反思成长的独特成果形式,使所有人大开眼界;接着由一条微信谈起,展现了从“活动育人”到“课程育人”的重要意义,引人深思!

接下来是教学研讨环节。两位老师以说课的形式回顾了自己的备课过程,说反思、谈成长,心怀感恩。接着,江苏省特级教师杨静娟老师对评课老师提出的两个特别有价值的问题做出了回应,杨老师认为从公约到章程的研究过程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王老师的课堂体现了教师指导的有效性;而周老师的课堂当中,学校义工与暑期义工的联系体现在活动的有效性上,展示了教师指导有扶到放的过程……最后,市教研员孙美荣老师也给了两位老师以充分的肯定,认为这样的活动主题来源于学生身边的话题,并且整合了各校的资源,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合作才能共赢,本次研讨活动我们们做出了范例式的引领,相信在这种校际间的协同开发之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一定会更加丰富,综合实践活动的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

(钟楼实验小学 朱长燕/  清潭实验小学 倪锡余/摄)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