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初中教育>>语文>>语文>>文章内容
壶口瀑布(纪海洋)
信息时间:2019-05-15     阅读次数:

(视频暖场PPT1

一、 导入

春暖花开,桃红柳绿,正是出游的大好时节,今天就让我们趁着美好春光,追随梁衡的脚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壶口之旅,领略游记独特的魅力。(PPT2

二、行前准备

1.旅行前,必要的行前准备可不能少,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划出文中的四字短语。(PPT3

2. 让我来看看你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了吗?请同学们开火车猜四字短语。(出示释义猜四字短语PPT45

浪沫横溢:浪花不断上涨溢出,形容水大而多。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好大的声势。

推推搡搡:粗暴地、接连不断地猛推。

汩汩如泉:像泉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出来。

哀哀打旋:水悲哀地回旋流动。

窟窟窍窍:形容有很多孔洞。                                     

蜂窝杂陈:如蜂窝错杂陈列。

2.老师将这八个四字短语分成了两类,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PPT6

第一组是第一次雨季去壶口瀑布 ,第二组是枯水季去壶口瀑布。

3.同学们对答如流,看来预习得相当充分,都是有备而来啊。那如何阅读游记呢?我告诉大家一个秘籍(PPT7):一双足一对眸——作者的所至所见,一颗心万千情——作者的所感所悟。我们要循着作者的足迹,用双眸欣赏看到的景物,还要用心去感受作者的情思。相信大家的充分准备加上这个秘籍,我们今天一定会旅行愉快的。

三、欣赏之旅——一双足一对眸

1.那就让我们迈开一双足,擦亮一对眸,跟随梁衡的文字去游览壶口瀑布吧。今天我们就从文中随处可见的四字短语入手,去品味作者体物(描摹事物)之细,绘景之精(PPT8)。老师先带领大家一起来赏一赏雨季的壶口瀑布。

 (PPT9) 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充满),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浪沫:波浪激起的泡沫,横溢:盛大溢出河岸;引申:才华横溢、充分流露),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连沟底河岸都被浸在了水中),雾罩乱石(水雾罩住了高低错落的石头)除了扑面而来(正对着自己的方向急促的袭来)的水汽,震耳欲聋(耳朵都快要震聋了)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吞没。

四字短语角度——隐隐如雷、震耳欲聋从听觉角度写出了水声之大,雾气弥漫、浪沫横溢、水浸沟岸、雾罩乱石;从视觉角度写出了水势之大,同时,雾、浪、水等多种水的形态;

弥漫、横溢、浸、罩、扑、震等动词连用,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也能体现壶口瀑布的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令人畏惧)的特点。水浸沟岸、雾罩乱石是近景,其他是远景,远近结合。

2.当我们细细地咀嚼这些四字短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雨季壶口瀑布的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甚至是有点令人畏惧的,因此作者急慌慌地便匆匆逃离了。那枯水季的壶口瀑布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沉浸到梁衡的文字中,去细细体味。(PPT10要求)

PPT11四幅图)

【追问】你能不能也用四字短语来形容这些景物的特点?你能不能读出你的这种感受?

PPT12超链接1)预设1你看,枯水季的壶口瀑布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从五百米奔涌而来)

叠词(排排、堆堆)——体物之细体现在何处?一排一排的黄浪(柔和之水)撞向石壁(喷涌而下、姿态改变)还有什么表现力强的词语?为什么是一排排的(500米宽的河道)堆堆(多,表现汹涌)黄、白(撞向石壁变成水汽,整体是黄色,碎了就成了白色,视觉,画面感)排排涌来、千军万马、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速度快,涌(水流量大),是千军万马的撞、是推推搡搡的撞、是前呼后拥的撞,你在什么时候会看到这样千军万马、推推搡搡、前呼后拥的场景?使文字产生一种韵味的变化,变得更有节奏,渲染气氛,增强水的气势。颜色词——黄浪和白雪。推推搡搡(横向)、前呼后拥(纵向)

让我感受到了水流快、水密、气势磅礴、湍急、排山倒海、雄伟壮阔、汹涌澎湃。

雄奇跌宕、雄浑壮阔、气势磅礴


PPT13超链接2)预设2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夺路而走——强行通过道路

乘隙而进——找个空隙赶紧向前进

折返迂回——石头高低起伏,水不是“飞流直下三千尺”那样一泻千里,水会曲折回旋。

钻石觅缝——什么样的水能钻?能觅?

汩汩如泉——听觉

淌过石板——水流量稍多一点

潺潺成溪——听觉(视觉和听觉想结合)。

哀哀打旋——为什么会有人的情感?被夹在中间,无法前进。

如丝如缕——都是非常细小的

千姿百态、纤细柔和

PPT14超链接3)预设3你看,枯水季的壶口瀑布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头一寸寸地剁去,句中窟窟窍窍、蜂窝杂陈从石的形态侧面衬托了水的刚硬有力

震撼人心


3.你能不能用一个四字短语来形容你看到的景物特点?(刚柔相济、柔中带刚)

总结:我们循着梁衡的脚步一直走到了河心,俯视龙槽,仰观河面,平视龙槽两边,再俯视脚下的石,这种立足点不变,观景角度不断变化的写作方法叫做——定点换景。

四、感悟之旅——一颗心万千情

1.当我们跟随梁衡的视角正深深震撼于壶口瀑布的雄奇跌宕和千姿百态时,作者却陷入了沉思……请同学们结合文章第4-6自然段,说说壶口瀑布引发了作者怎样的联想?

(1)    我突然陷入沉思——【追问为什么】由水在石的压迫下变换各种不同的形态好比人一生中遇到各种不同的经历会呈现不同的情感,作者正是因为水和人的这种相似性,由水的各种形态联想到了人的各种情感。

将水的流淌方式写成人的动作,使其一下子就带有了不同的情感,甚至成为人遭遇困难、阻碍时的选择,有的果断放弃、有的伺机而动、有的灰心退却。

水的种种形态不正是人生百态的象征吗?

(2)    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由柔和的水日夜不止,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将铁硬的石寸寸剁去。联想到像水一样柔和的人一旦被压迫,就会以力相较。河水在不断反抗着石壁的约束,冲流激荡,改变着石壁的形态甚至是壶口的位置。

(3)    (第六自然段)博大宽厚   柔中有刚   挟而不服  压而不弯  不平则呼  遇强则抗  死地必生  勇往直前——这只是黄河的精神吗?由黄河的个性联想到中华民族的坚强不屈、百折不挠。

2.我们发现,作者的所感都是如此自然,这都是因为他的所感都是由景物自然而然地触发出来的,与景物的特点存在着某种契合之处。作者由水的不同形态联想到人的各种情感,再由黄河历经磨难后仍然勇往直前,联想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作者写的不仅仅是黄河之水,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哲理。作者告诉我们,作为中华儿女的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要像黄河一样——不屈不挠、勇往直前。(齐读第六小节)

3.读着这些充满着睿智和哲思的诗一般的语句,让我们也不由陷入了一种庄严的思考——关于历史、关于人生,关于我们这个历经磨难而不屈生存的民族。请同学们结合关于壶口瀑布的视频,说说壶口瀑布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追问】能不能用上一个四字短语说说你此时此刻的思考?

四、回顾旅程

读到这里,我想你们已经读懂了梁衡的一颗心。虽然大多数同学没有见过壶口瀑布,但是我们可以透过这篇游记去浏览这盛况与作者感同身受。在旅行的最后,让我们合作朗读,一起去回顾今天这愉快的旅程。(配乐朗读)

1)师: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这样一幅气势磅礴、惊心动魄的景象,请同学们以赞美、激昂的语气朗读第二自然段的片段。

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

2)然而,惊涛拍岸,波澜壮阔并不是壶口瀑布的全部,它还有柔美、广博的一面,女生读第四自然段片段

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

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

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3)柔和不代表软弱,若非得挡住水流的前进,即便是钢铁也要凿穿,男生读第5自然段片段

我再细观脚下的石。

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这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4)如此,就是黄河的性格,现在全班用赞颂的语调,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正像一个人,经历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

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铸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

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所看见。


结语:刚才同学们读得激情澎湃,用朗读的形式再次感受了壶口瀑布带给我们强烈的震撼与美的享受!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啊!激情澎湃的同时,让我们再一起回顾阅读游记的方法,是——一双足一对眸,一颗心万千情。让我们以梁衡在《壶口瀑布记》的一段话来结束今天的旅程,请同学们齐读:

呜呼,蕴伟力而静持,遇强阻而必摧,绕山岳而顺柔,坦荡荡而存天地。美哉,壮哉,我的黄河 !

——梁衡《壶口瀑布记》

今日与大家共赏壶口瀑布,见黄河之宽广博大,望同学们的人生如黄河浪涛般所向披靡。下课!

 
壶口瀑布(纪海洋)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