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重点项目>>做中学>>做中学>>文章内容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研究”项目 研究工作总结
信息时间:2019-04-17     阅读次数: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研究”项目

研究工作总结

常州市潞城镇中心幼儿园     课题组

我园结合本园实际,借鉴姐妹学校的“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研究”研究的成功经验,和孩子们一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展开积极认真的研究探索。下面我们就实践情况来作个总结:

1)加强学习  提升自我

理论学习的积累和环境材料的准备为顺利实施课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教师、幼儿则是把课题研究推向成功的动力。“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研究”的理念需要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内化。我园教师就是在不断摸索、不断研讨、不断学习中成长起来的。教师们自参与到“幼儿科学活动探究活动的生活化、系列化研究”这一课题研究,教师们自觉科学素养的缺乏,于是大家在 “边研边学,边学边研”中,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互补不足。从而观念得到了提升,行为得到了转变。

 1.观念在研究中提升

 “幼儿科学活动探究活动的生活化、系列化研究”给了教师洗脑的机会,更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让教师具备科学的探究精神、敏锐的观察能力、深刻的思考习惯、清晰的逻辑判断和丰富的创新意识,使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活动组织中有了敢于的创新,科学探究活动以创设科学探究的环境,及时的参与和指导为前提,以科学知识的原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幼儿自主探究学习为基础,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幼儿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讨论、实验探究等多种活动,大胆质疑、认真探索、积极讨论、自由表达,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技能运用于对问题的研究,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2.行为在实践中转变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将幼儿直接推向现实生活世界。让孩子面对真实,向真实发问,与真实接触。在这里,教师永远不会对孩子说“你错了”,错误和弯路是重要的,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在这里,幼儿从提出问题进入实验探索,学习科学,最后带着新产生的、想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离开课堂。在这里,通过操作活动这一中介平台,孩子们的问题得以展示,思维得以深化、能力得以发展。在这里,科学知识是学生在与自然界的相互对话中自己构建的,而不是由教师“空设”给学生的。如“纸”系列活动《神奇的纸杯》,当幼儿在实施中发现有的涂了蜡的纸杯还是漏水而假设纸杯破了时,有的教师可能会直接告诉幼儿正确答案,也有可能再换个纸杯,让他再去实验,而我们实验班的老师说:为什么你说纸杯是坏的?你能证明吗?在此,教师的引导依然非常关键,但常用的教学语言不再是:我告诉你……你们记住……,你要这样做……,不允许你这样做……;而经常是:你用这个能做什么?为什么你要这样做?给我们解释一下你是怎么做的?你认为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你做的怎么和他们做的不一样?你再做一遍,好吗?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教师用问题将学生的探究由一般化的摸索引向精确地把握事物,引导孩子们逐渐从自发的行为到采取有条理的态度,从漫无目的的发问到选择性地提出问题,从毫无规则的观察到更为合理井然有序的研究,从迷恋到努力和精确,从被魔力吸引到快乐地学习。在评价中,老师不是简单地鼓励“你真棒”、“你真聪明”,而是赞扬“你的想法真好,可以试一试。”“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探究,有进步!”等等,我们的教师就是这样陪伴着孩子发现生活,调动一切因素帮助孩子们学会生活、理解生活。

2)积极探索  扎实研究

在实验的起始阶段,我们采取“边学边教,边研讨,边修正研究思路”的办法,一方面鼓励教师勤练“内功”,提高研究“信心”;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在实施教学研究的同时互相学习、交流,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在实施阶段,我们要求教师用心去关注幼儿的生活,每人在双月的第一个”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研究”学习日提交一个“金点子”,因为在反复研究中,我们感悟到我们的活动不是要求孩子成为一个科学家而是让他们去学会观察、学会探究,为他们生活服务,去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此我们的教学活动从哪来就从孩子周围的生活中来取材,只有这些才是孩子感兴趣的,而又有教育价值的题材。然后经过大家认真研讨、共同设计方案,反复实验、修改、反思。在实验中教师间互相交流,不断改进调整。从中我们看出了每一个教师的教学活动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看到教师成长的轨迹。

此外,我们把握每学期一次的面向全区的课题研究汇报活动,向全区展示“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研究”教学活动、提供研究台帐等,从不同侧面展现师生发展,汇报研究进展情况,提出疑虑问题,向专家和同行请教,认真听取专家和同行的建议,不断改进我们的研究策略。

3)注重积累  系统整理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研究资料的积累。如:学习资料的收集,案例的开发,图像的拍摄、处理等,都能真实地反映出我们研究的轨迹和成果。

初步成效 

功夫不负有心人,广大教师一年多的辛勤劳动,终于有了可喜的收获。

(一)教师在研究中不断感悟

在当今课程改革全面展开的形势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已不再是一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教师拥有的不仅仅是一桶水,而应该是一条永流常清的河水,再加上幼儿信息来源广泛,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幼儿知识的唯一传授者,而是在教学活动中,与幼儿积极互动,共同成长合作伙伴。为此我们领悟到了三点:

1、教师不只是“蜡烛”,更是一个终身学习者。

教师需要持续不断的学习和专业成长,我们也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成长机会:双周六利用休息时间让教师分享交流开展课题活动心得,同时共同商讨各自在研究活动中的疑虑和困惑的具体对策。“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研究”

2、教师不只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一个课程开发者。

由于我们的研究并没有传统的教材,于是除了借鉴姐妹学校的成功案例外,我们还尝试着走进幼儿的生活天地,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探索与实践,在边学习边研究边整合的基础上,逐步摸索切实可行的活动内容,为课程的开发提供基石。

3、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一个行动研究者。

教师除了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理念,并理解消化,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中感悟到只有实践的思考和思考后的实践,才能使“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研究”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每个教师在研讨活动、汇报活动、反思交流中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点,能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分析自己的教学实践,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研究水平。

另外在”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研究”教学活动中,实验教师通过改善自身的指导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别是我们的教师已开始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真正做到尊重、理解和了解幼儿,为幼儿营造一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的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如在设计活动时,我们首先考虑的是我们设计的活动会不会给幼儿的心理带来压力,幼儿能不能接受,在不会使幼儿产生心理压力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去压制幼儿,不去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压力。在幼儿探索的活动中,我们经常用的几句话是“你再试试看”、“我相信你能行”、“我支持你”、“要我帮忙吗?”、“你的想法太好了”等。这样,幼儿在在没有心理压力的环境中轻松大胆地去认识、去观察、去探究、去发现,去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努力地创造。因此,在幼儿的能力范围内,我们相信、支持、鼓励、欣赏幼儿,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进行自由地想象与创造。在实验中,我们做到了尊重每一名幼儿,尊重孩子的现有水平、尊重孩子的发展速度,使我们的教育从原来关注知识的获得到关注孩子经验的获得,教师的教学方式、幼儿的学习方式得到了真正的转变。

(二)幼儿在熏陶中主动发展

一年多来,随着实验的不断进行,我们在活动中欣喜地看到了幼儿的变化。

1、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被激发了

由于“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研究”项目在实施时较为充分地考虑到了影响幼儿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相关因素,并在现有条件下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有效的调控,因而孩子的积极情感被激活了。他们在广阔的时空中亲历探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越来越惊异地发现,他们原本“熟悉”的事物或现象,经过自己的探究后,问题竟也能迎刃而解。另外我们利用非正规(日常生活和区域活动)教学形式对孩子进行”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研究”教学在这种情境下,我们发现孩子愿意去了解,愿意去尝试,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贯穿于了他们的一日生活和活动之中了。

2、个性更张扬、更凸显、更鲜明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个性,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发挥是我们这研究的目的,一年多的尝试,幼儿在探究活动中有了自己的意向,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奇思妙想常令我们自叹不如。如《看谁热得快》孩子想到了白瓶子里的水不热,是因为瓶子上涂了一层颜料,就好象穿了一件衣服;红瓶子里看上去很暖和,被太阳一晒就更热了……或许他们的想法在成人眼中显得很稚拙,但他们那充满想象、童趣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个性的萌芽。他们以想到别人想不到的为喜,以想出别人不会想的为荣。

3、幼儿的交流合作能力明显提高

幼儿在具体的探究活动中经常会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他们就产生了交流和合作的欲望,这时教师适时地引导,使孩子更乐意接受探究活动中的“交流”和“合作”的建议,通过与伙伴互相合作,相互影响,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的观点进行比较,再通过实验来证明。如《沉与浮》中,我们特意选用的都是孩子生活中事物,孩子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猜测时个个胸有成竹,于是孩子们开始交流起来了,在相互的交流碰撞下,他们发现了意见的不一致,如记号笔,有的认为是浮的原因是它用塑料做的,有的认为是沉的原因是它重,意见得不到共识,合作实验便由此产生了,这一步步的引入使得的交流合作意识越来越强。

(三)家长在交流中不断互动

我们的研究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在每个活动主题产生前,教师发动幼儿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对某一实验内容或感兴趣的话题,广泛收集有关信息,家园协作,师生互动,通过自主搜集材料、讨论实验内容,展示绘画作品等,培养幼儿自主获取信息的兴趣和习惯。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我们想这也许也正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生活化、系列化研究”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吧。在科学活动中,我园也在实践中不断地思考、尝试、分析着,希望在科学活动中,我园带领的孩子能真正亲历探究的过程,让探究的过程培育科学的精神。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