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教育科研>>重点项目>>做中学>>做中学>>文章内容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生活化、系列化研究”子课题工作总结
信息时间:2019-04-17     阅读次数:

“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生活化、系列化研究”子课题工作总结

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实验幼儿园课题组

在国家教育与法国科学院联合发起的“做中学”项目实验中,我园非常有幸作为试点单位之一。从2003年开始,我园开展了扎实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伴随着“做中学”的深入研究,从2007年起我园又参加了省级“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生活化、系列化研究”,在常州市教研室庄老师的带领下,常州市其他姐妹单位的支持下,我园继续以“做中学”理念为导向,立足“生活化、系列化”,拓宽研究视野,采用多元化的科学教育活动形式,切实提高幼儿科学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于20072月开始全面展开研究。

工作回顾

我园正式成为该课题研究单位之后,首先查找学习与该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认真学习课题设计报告,确定课题组成员和分工,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逐步领会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每两周一次进行学习资料交流和研究课公开课研讨,注重活动中的资料记录、整理工作,每学期进行课题成果汇报,积累开展科学教育的实践经验。并逐步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生活化、系列化科学教育案例开发,游戏化、生活化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的开展,加强课题研究与家庭、社会资源的整合,积极探索幼儿生活化、系列化科学教育活动内容的形成策略、教师的组织指导策略以及活动的实施策略,使课题研究趋于常态化,真正使幼儿科学教育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积极发挥实验班的辐射作用,每学年每位实验教师对幼儿园的科学教师开放科学活动,不断总结开展科学教育的经验,反思存在问题,寻找对策,以多元的方式展示儿童科学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期间根据我园研究的现状,在2007年我园还拟定了该课题的子课题 “生活化、系列化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研究”,并向常州市教研室申报立项。于200711月被立项为常州市备案课题,2008年正式成为常州市重点课题。

工作策略

一、转变思路,加强理论学习的实效性。

自参加本课题研究之后,我园在 “做中学”项目研究的基础上,扩大实验教师队伍,每班由一位教师参与此课题研究。因为进入该课题比较匆忙,很多老师对这一课题还有很多的不解,近五年的“做中学“研究,教师已经形成思维的定势,研究也已经形成了活动模式的定势 。因此我们加强实验教师的培训,逐步领会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首先向每位教师分发了该课题的设计报告,由园领导讲解了该课题的背景、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等等,目的是使教师能进一步明确研究的方向,共同商讨研究的策略,同时能转变研究的观念,拓宽研究的视野,“做中学”属于“幼儿科学教育”,但“幼儿科学教育”不仅仅是“做中学”,因此开展“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生活化、系列化研究”首先要求教师在继续运用“做中学”理念的基础上,研究的范围能跳出“做中学”,而面向幼儿科学教育,这是我园追求实效研究的一个方面。在学习资料的选择上由以往的“做中学”方面转变为“幼儿科学教育”方面,在学习方式上由以个人分散学习为主转变为集体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即每位实验教师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认真选取三篇文章记录在理论学习资料的表格中,并在每双周二的理论学习时间中各班轮流重点学习和交流其中的一篇文章,以前我们是以由交流的老师完整把资料读一遍然后探讨,参加本课题之后,我们改变学习方法,每位轮到交流的教师首先是为每位教师提供一份所要交流的文章,其次请交流者照学习文章结合自身的研究谈谈看法,在研究期间我们共学习了《关于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幼儿观察记录在活动中的应用》、《亲和力:新课程理念下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等三十余篇篇文章,每次学习,对于交流的老师来说,既是学习,也是一次反思,在轻松自然的学习探讨中,真的拓展了我们老师的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理论知识,更促进了教师间的一种互动与经验的共享。

二、规范管理,树立正确的科研教育思想。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实现研究目标的桥梁,其规范性直接影响课题研究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因此要想保证课题研究正常、有序的运作,建立科学的过程性管理机制非常重要。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从“计划、研讨、总结、激励”四个方面入手,抓过程管理,提高科研活动的实效性。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住“计划、研讨、总结、激励”四个环节。

1、计划:根据总的实施方案,每学期制订一份总的课题组研究计划,每个班再根据本班特点和幼儿年龄特点,制订各班研究活动计划。

2、研讨:我园制订周活动日制度,每双周二下午130——230课题组成员集中进行理论学习,每周四下午130——400为活动观摩研讨日。

3、总结:我园坚持边实践边总结,采用资料积累法、专题总结法。资料积累法: a、学习资料积累;b、活动资料积累。专题总结法:a、不定期进行班级个体研究交流;b、每学期进行课题成果汇报;c、对照研究课题,课题组每位成员在学期末要写一份质量较高的专题论文。

4、激励:在每学期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评价的基础上,教科室还成立评审组,专门考核课题组成员与课题研究的情况,评审的主要内容:一是看平时研究活动的记录、材料积累;二是看研究性观摩活动的质量;三是看活动案例、论文的质量。将三方面进行综合评议,促进研究工作有效深入地进行。我们制定了科研成果激励制度,如论文获奖奖励制度、课题成功结题奖励制度、科研人员经费补贴制度,使在研究中获得突出成绩的教师,能获得较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三、潜心钻研,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在之前“做中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该课题的研究关键点和研究目标审视之前的研究,我园反思整改,潜心钻研,从关键词的把握、子课题的深入研究、实施途径的拓展等方面入手,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一)  把握研究关键词,探索研究内容的形成。

 案例的开发是课题研究的重点,我园在课题研究的案例开发中紧扣“生活化”、“系列化”这两个关键词,根据我园具体的生活资源,以幼儿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以及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选择、生成适合幼儿探究的生活化、系列化的科学教育活动。挖掘幼儿生活中常见但幼儿并不关注的事物、幼儿的生活、游戏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及乡土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中的有价值的探究点,开发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探究活动。对物体的多个特性进行具体研究形成系列。在之前“做中学”案例开发实施的基础上,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开发成系列化案例。从对事物的过程性内容进行连续研究、对一个内容多个问题点进行探究、对物体的多个特性进行具体研究等方面入手形成系列化的幼儿科学教育活动。自参加本课题之后,我园共开发了米系列”、“小车系列”、“泡泡系列”、 “空气系列”、“小鸡系列”、“蚕宝宝系列”、“大蒜系列”七个生活化、系列化案例。

(二)  子课题的研究,丰富课题研究成果。

我园在该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我园研究的先期成果,实验教师队伍以及教师研究的积极性,申报并立项为常州市重点课题“生活化、系列化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每学期初认真制定课题组计划,学期中按照研究的目标以及研究的内容,使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活动相融合、与区域活动相融合、与教研活动相融合,学期末收集整理学习资料、幼儿记录、活动案例、教师反思等各类课题组材料,进行课题组成果汇报。为使本课题研究能真正落实到实处,同时也为了促进教师的主动研究意识能力,围绕本课题,课题组老师可以确定自己的研究内容,并以子课题的形式呈现。我园有四位老师申报了子课题。分别是金波老师申报的《“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系列化研究”活动游戏化的实验与研究》,杨惠玲老师申报的《“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系列化研究”活动案例选择的实践与研究》,周丽芬老师申报的《“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系列化研究”在自然角活动中的延伸的实践与研究》、宦小美老师申报的《培养小班幼儿观察记录能力的实践与研究》,她们首先撰写子课题研究报告,每学期制定研究计划,根据自己子课题的研究重点依托课题组和在自己所在班级进行自主的研究。

通过课例研究与教师自主研究相结合,使课题研究逐渐常态化,使幼儿科学教育真正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

(三)拓展实施途径,实现多元化的科学教育形式。

1、各班自然角观察记录的开展。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生活化、系列化活动的探究,经常会与正常的教学工作相冲突,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我园采用课题研究与课程相结合的实施策略,教师可以根据探究活动的开展的需要调整课时安排,把探究活动穿插在主题教学活动中。课题组每位实验老师还把研究与幼儿自然角活动结合起来,在自己班级认真指导幼儿进行自然角观察记录活动,对植物和动物进行系列化探究,首先是在期初各位老师根据本班情况制定观察的预案,中期进行展开情况交流,期末进行成果交流,目前我园的自然角观察活动不仅有了量的提高,更有了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注重指导幼儿的过程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发挥了孩子的主动性以及教师反思的主动性的提高。近二年多来,我园进行了对土豆小鸡大蒜小麦水果、“兔子”、“绿豆发芽”、“黄豆发芽”等的观察记录活动。我们还模仿《“做中学”在中国》中的经典案例“蜗牛”来探究“小鸡,“蚕宝宝”,以一个班为重点班,让幼儿亲历发现、喂养、想办法的过程,集体活动开展讨论,对我园动植物的探究有所突破。

2、家庭亲子小实验活动的开展。

在我园申报的子课题“生活化、系列化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研究“的中期评估中,专家对我园下阶段研究重点中提出的“探索与家庭亲子活动的整合与拓展研究的策略”给予了赞同,肯定了这一研究重点的价值,于是我园在原来课例研究和班级自主研究的基础上,把“家庭亲子小实验”活动作为研究和活动的又一重点。首先由班级自主申报,组织自愿申报的班级教师召开活动开展的预备会议,反思以前开展“家庭亲子小实验”活动所存在的不足,重新商讨有效的活动组织形式与内容。后又与家长会融合,以班级为单位,召开“家庭亲子小实验”推广会议。我园家长自愿申报的情况也是非常可观,每班的申报率几乎是100%。在原计划每学期进行三次家庭亲子小实验,为了保持孩子实验的热情,和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最后调整为两周一次,每次都发两张纸,一张是类似教案的小实验,并在上面写明小实验的重点和难点以及家长注意点,教案也是写得详案,有目标,准备,以及指导孩子做实验每一步的指导语,另一张是老师设计的统一的记录表,并在记录表下写上备注哪一栏可以怎么记,给家长一种提示。小班共进行了“有趣的泡泡器”、“有趣的蔬果沉浮”、“蛋宝宝站起来”、“糖拌番茄”、“”不倒翁”、“有趣的溶解”六次亲子小实验,中大班共进行了 “有趣的沉浮”、“奇怪的鸡蛋”、“做一只迷你船”,从回收的记录表情况以及幼儿交流的情况看,可以感受到一些家长观念的转变以及孩子的收获。记录表回收后,各班抽机动时间或者调整课进行交流,经验分享,教师进行总结提升幼儿的经验。还将记录表展示在教室的外墙上,记录表的展示,便于家长之间互相交流和学习。并向家长征集幼儿实验照片、录象以及家长实验心得等资料。我园还申报了武进区优秀项目“《家园共育,开启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金钥匙——家庭亲子小实验活动的思考与实践》,“家庭亲子小实验”活动的开展并不仅仅是课题研究策略的一种创新,而是立足于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庭在幼儿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最终目的是保持孩子探究的热情,保持孩子动手动脑的科学精神,发展孩子动手、表达、质疑、观察、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

在领导的关怀和我园全体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不断摸索、探索,在研究中逐步理清研究思路,不断地积累总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幼儿科学探究的生活化、系列化》课题的结题,对于我园来说,是幼儿科学教育研究的又一个新起点,我们将继续积极以提高师幼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努力构建我园的科学教育特色,开创我园教育科研的新局面。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