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7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培育项目阶段推进暨中小学法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展示研讨活动在网络举行。本次活动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主办、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全省思政学科教研员、中小学思政骨干教师400余人参加网络研讨,常州市各中小学政治学科教研组收看了全程直播。
本次活动就“如何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个研究主题,结合“公民的基本义务”的课题,常州市带来了小学、初中、高中的三节课例。
常州市庙桥小学文翔老师开设了《公民的基本义务》一课,通过“我是宪法小达人”活动,让学生了解义务就在我们身边;接着通过“我是税收小能人”活动,引导学生用辩论的形式,思考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最后以“我是小小外交官”活动,让学生模拟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驳斥错误观点,以行动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精彩纷呈,环环相扣,让人感觉到既贴近生活,又是一节有趣又实用的课堂。

常州市中天实验学校邹冰倩老师开设的是《依法履行义务》一课,全课采用模拟居民会议的形式,通过“疫情防控经验分享”、“社区居民纠纷调解”、“共谱疫情防护倡议书”三个板块,让学生了解义务,同时也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做爱国守法的公民。

常州市金坛第四中学陈慧老师的《全民守法》,从打假达人的新闻入手,激发学生兴趣,运用议题式教学法,设置两个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权利和义务关系,引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与实践进行思考,推进全民守法,最后通过模拟政协提案活动,激发学生公共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三节课例展示了常州市思政课改革的理念和行动,成为全省教师研讨的资源。
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恒富教授作了《思政一体化让课改走向深刻》的讲座,他结合三位老师的课例深刻解读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四个是”与“四个不是”:一体化不是目的,是峰回路转”、“一体化不是趋同,是求同存异”、“一体化不是重复,是螺旋上升”、“一体化不是单干,是协力同心”,明晰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理念、要求和路径,并对三节课提出了改进建议。王院长的解读引导思政教师透过现象发现本质、透过课例体悟课改理念,发人深省,给与会者思维的启迪。


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戴慧教授带来了《基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常州中小学法治教育创新实践》,从项目要解决的问题、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创新举措、育人实效和省内外影响等角度分享了常州法治教育的经验。常州市的“5”彩法治大课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法治素养,也为全国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态。
最后,顾润生教授高度肯定了本次活动的价值,并就全省推进法治教育和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出了工作要求和工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