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文章内容
WebQuests:因特网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信息时间:2003-11-13     阅读次数:
 

WebQuests因特网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

作者:秦卫东 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

摘要: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不同的方式连上了因特网,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几何指数增长。但是,如何利用因特网资源支持教师的教学,帮助学生学习,使技术和教学达到有机的整合,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上述问题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统一且系统的认识。
  一、WebQuest的创建
  1995年,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的伯尼·道奇博士和汤姆·马奇创建了一种课程计划,由于该课程计划和万维网密切相关,所以他们将其命名为 “WebQuest”。在这类课程计划中,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特定的假想情景或者一项任务,通常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一个需要完成的项目,课程计划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些因特网资源,并要求他们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综合来得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在以后的3年中,许多教师开始编写自己的WebQuest,并开始在工作室和课堂中展开WebQuest的教学实践。借助电子邮件,沟通了WebQuest使用者和编写者之间的联系,他们能够交流使用心得,并就探究结果进行探讨。因此,WebQuest网站在因特网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并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喜爱。
  
二、WebQuest的定义
  WebQuest是一个以调查研究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部分或者所有能够让学习者进行交互的信息都是来自因特网的资源,有些甚至还提供了录像参考资料。在整个WebQuest中,共包含2个水平层次:一种是WebQuest短期,另一种是较长期WebQuest。
  (一)短期WebQuests
  短期WebQuest是专门为1—3课时的课程单元设计的,其教学目标是知识的获得和整合,所以,在每个短期WebQuest结束的时候,要求学习者能够掌握大量新的信息,并且理解它们。
  (二)较长期WebQuest
  在课堂教学中,一个典型的较长期WebQuest一般将持续1周到1个月,其教学目标是知识的拓展和提炼,所以,在完成了一个较长期WebQuest以后,学习者对知识体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能够将知识进行某种方式的转换,并要求他们通过制作一些可供他人在线或离线交互的多媒体作业来证明自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三、WebQuest的构建结构
  为了使学习者明确学习目标,在网上充分地利用时间,避免漫无目的的任意冲浪,每个WebQuest都经过了精心设计。它赋予学习者以明确的方向,给学习者一个有趣且可行的任务,并提供必须的、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而且还告诉他们未来的评价方式,以及概括和进一步拓展课程的方式。无论是短期WebQuest,还是较长期WebQuest一般都由简介、任务、过程、资源、评估和结论共6个模板组成,其中每一个构建模块都自成一体,设计者可以通过改变各模块来实现不同的学习目标。
  (一)简介
  WebQuest简介部分包括2方面目的:
    第一,让学习者明确将要学习的是什么;
    第二,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为了达到这两方面目标,应该使主题
       ◆与学习者过去的经验相关
       ◆与学习者未来的目标相关
       ◆具有吸引力,看起来有趣
       ◆因为其全球性影响而极具重要性
       ◆因为急切需要解决而紧迫
       ◆因为学习者将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有一些产出而好玩
  (二)任务
  WebQuest的任务模块对学习者通过练习将完成的所有事情作了描述。其形式可能是一个HyperStudio或者PowerPoint演示,也可能是一个能够对一特定的主题进行解释的口头陈述。
  与其他网络课程的区别就在于它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能够完成的且具有吸引力的任务。这种任务通常是成人工作或生活中所发生事件的微缩版本。完成WebQuest的任务,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回答问题,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更高级的思维技能来解决问题或作出决策,这些高级思维技能包括创造性、分析、综合、判断和问题解决,等等。
  (三)过程
  在WebQuest的过程模块中,教师将完成任务的过程分解成循序渐进的若干步骤,并就每个步骤向学习者提出了短小而清晰的建议,其中包括将总任务分成若干子任务的策略,对每个学习者要扮演的角色或者所要采用的视角进行描绘,等等。教师还能够在这个模块中为学习和交互过程提供指导,如怎样开展一个头脑风暴会议。
  (四)资源
  WebQuest的资源模块是一个由教师选定的将有助于学习者完成任务的网页清单,其中大部分资源是包括在 WebQuest文件中作为超链接指向万维网上的信息。学生使用的所有链接都由设计者预先设定是WebQuest区别与其他网络活动的又一特征,所以,也可以这样说,相对于信息的搜索,WebQuest更侧重于信息的使用。但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可以提供给学生的资源并不仅仅局限于网上的发现,它还可以包括一个与远距离专家的音频会议、一个与不远的教师的视频会议,一个录像带,一份评价报告的精装本、教科书、录音带,以及与他人面对面的访谈。由于这些资源是预先选定的,而且还包含有明确的指针,所以,学习者在网络空间将不再因迷失方向而完全满无边际地漂流。通常,明智的做法是将资源清单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资源在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学习,另一些则可以由扮演某一特定角色或持某一特殊观点的学习者阅读。通过这种给予学习者不同数据资源的方式,不仅增强了群体之间的合作和依靠,同时也培养了学习者相互学习的意识。
  (五)评估
  为了证明用网络来拓展学习是可行的,所以在WebQuest模块中新增加了评价这项内容。对于基于因特网的研究性学习这样一种较高水平的学习形式,WebQuest采用评价测评表来考察学生作品的不同方面。评价人员既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或同学。另外,根据学习者学习任务的不同,评价测评表的形式也表现为书面作业、多媒体创建、网页和其他类型。
  (六)结论
  WebQuest的结论部分为总结学习内容和经验、鼓励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以及对学习成果进行拓展和推广提供了一个机会,它的另一个作用是为教师提供可以在整个课堂讨论中使用的问题。虽然,结论部分算不上是一个很关键的部分,但是它为整个文件画上了完美的句号,给读者一个结束的感觉。
  
四、WebQuest的非关键属性:
  (一)团体活动
  ebQuests很可能是团体活动,虽然在远距离教育或者图书馆中人们可以想象进行个体独立的探究。
  (二) 动机元素
  在WebQuests的基本结构中可能包含动机元素来增强其效果,这些动机元素是让学习者扮演角色(如,科学家、侦探、记者),模仿角色通过电子邮件进行交互,并且模拟一个特定的工作情节(如,美国国务卿要求你就本周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所发生的事情向他作一个简要的汇报)。
  (三)单一学科或者交叉学科
  WebQuests既能够被设计成单一学科的,也能够被设计成交叉学科的。但是,设计有效的交叉学科教学要比为单一内容设计教学更富挑战性,所以,在刚开始的时候,创建者可能应该从后者开始,以便能够尽快地熟悉其格式。
  
五、WebQuest的设计
  学习设计WebQuest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熟悉的领域向陌生的领域不断拓展的过程。也就是说,设计者必须从设计一个仅涉及单一学科的短期WebQuest开始,然后逐渐进入设计一个交叉学科的较长期WebQuest活动。
  (一)提供给教师的3个设计步骤
  步骤一:熟悉自己学科领域可用的在线资源。
  步骤二:花几个小时把自己学科范围内的资源进行组织整理,分门别类成可查找数据库、参考资料、项目思
      路,等等。
  步骤三:确定适合自己课程并配有相应在线材料的主题。
  (二)WebQuest的设计流程
  创建一个WebQuest就象创建任何一个好课一样,都是工艺和技术的结晶。
  (三)WebQuest的搭框架构建技术
  学习者学习WebQuest这类探究性课程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研究相关的网站。但是,如果学习者没有具备必要的技能,而且没有基本的学习指导,那么,他们将不断地忙于在网上搜索,查找各种主题却找不到任何需要学习的资源。其结果将是学习者变得无所适从,并对这类探究性课程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WebQuest的搭框架构建技术有助于学习者对信息的分析、综合和交流,其基本含义就是为那些不能够靠自己能力完成任务的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资源。它就象是一个个阶梯,为学习者达到更高的学习目标提供支持,使学习者完成一个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不能够完成的挑战性任务。
  在中一共有3种框架类型,分别接收框架、转换框架和生产框架,其中每一种类型都包含相应的信息处理技能。
  1.接收框架
  接收框架帮助学习者收集、观察和获取信息。当学习者进入WebQuest所给的网上链接时,接收框架将帮助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重点,并对阅读过的信息进行组织和记录。做笔记和访谈专家的技术将帮助学习者获取信息,以便以后能够转换成人物传记、短文、诗歌或者其它表现形式。
  WebQuest的接收框架主要包括:
    ◆阅读指导
    ◆观察指导
    ◆组织图
    ◆字典
    ◆访谈指导
    ◆术语表
    ◆笔记指导
    ◆特征表
  2.转换框架
  转换框架帮助学习者在已经学过的信息中运用新的结构或发现模式。
  WebQuest的转换框架主要包括:
    ◆维恩图
    ◆因果关系图
    ◆权重总表
    ◆头脑风暴表
    ◆特征表
  3.生产框架
  生产框架帮助学习者生产出涵盖其所学的一个具体有形的产品。如果生产框架配有类型模板或演示格式的话,那么,对于学习者就更加有用。
  WebQuest的生产框架主要包括:
    ◆提示写作模板
    ◆演示模板
    ◆大纲
    ◆样本播放稿
    ◆多媒体模板
  (四)、创建较长期WebQuest的2个关键
  较长期WebQuests至少可以从2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创建中需要怎样的思维过程,二是创建后采用怎样的形式。
  1.较长期WebQuest包括的思维技能
    ◆比较:分辨并清晰地陈述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和区别。
    ◆分类:根据事物的基本属性将它们分门别类。
    ◆归纳:通过观察或者分析推断出未知的普遍性或者原理。
    ◆演绎:从给出的原理和普遍性中得出未知得结果和情况。
    ◆分析错误:分辨并清晰地陈述自己或他人思维中存在的错误。
    ◆创立支持:为一个断言声明创立一个支持或证明系统。
    ◆提炼:分辨并清晰地陈述信息中隐含的主题或者一般模式。
    ◆分析各种观点:分辨并清晰地陈述有关各种问题的个人观点。
  2.较长期WebQuest活动中可能采用的形式
  由于目前较长期WebQuest还没有现成可供依照的例子,所以只能根据其学习目标和要求,对可能采用的形式提一些想法:
    ◆一个每个领域的分类都是由学习者创建的,可供查找的数据库。
    ◆一个代表现实空间的,使用者能够任意航行穿越的微型虚拟世界。
    ◆一个由学习者创建的交互故事或者案例学习。
    ◆一个文件,它描述了对一具有争议性情形的分析及其立场,并邀请使用者对该立场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个能够进行在线访谈的模拟人,问题和答案都将由对被模拟者有深入研究的学习者提供。
  另外,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学习者都必须将其思考过程返回到因特网上,这主要是处于3个目的:一是可以让学习者集中于一项切实的高技术任务;二是给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带来一个观众群;三是为得到多方面的反馈提供了可能性,因为远距离的观众可以通过学习者成果中内含的电子邮件形式给学习者反馈信息。
  
七、WebQuest的应用和推广
  如果你希望学生以一种安全且生产性的方式使用因特网,那么,你对WebQuest一定会有所耳闻,这个由伯尼·道奇和汤姆·马奇合作创建的,使用因特网资源帮助学生学习问题解决和决策技能的项目,目前正被数以千计的中小学教师和学校管理者所喜爱和采用,而且已经有许多公立学校、大学和资源中心纷纷在因特网上发布了他们所征集的WebQuest作品。
  这里所介绍的KiKo网站就是一个应用和推广使用WebQuest的例子。该网站是由WebQuest的创始人伯尼·道奇和数千位WebQuest的作者一起设计的。由于在这个网站中提供有许多WebQuest实例和简便易用的创建工具,所以,在这里即使教师没有在这个因特网中到处搜索,也不懂高级的计算机技能,他们照样可以创建、储藏、发现和共享WebQuest。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