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音乐>>学科成果>>文章内容
《森林中的故事》 小学第一册第六单元
信息时间:2003-11-13     阅读次数:
 

 

 


                                              

                            《森林中的故事》
                                                  小学第一册第六单元

教学内容:唱  《猜一猜》

            《野蜂飞舞》 (片段)
             《天鹅》          (片段)
              动画片《蓝猫淘气3000问》主题歌

              二部节奏数板练习
              律动《天鹅》
               采集与分享


设计思路:

            森林是无数生灵的家园,对于小朋友而言更是一片充满神奇吸引力的地方。本课以森林为环境,选择若干与森林、动物有关的动画片插曲、器乐曲、儿歌等音乐作品优化组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用谜语儿歌《猜一猜》作为演唱歌曲,组合挑选教材上要求欣赏内容《野蜂飞舞》(片段)以及另外选入的描写性标题音乐〈天鹅〉为听赏内容,并尝试将为画面配乐的猜选活动与在音乐声中游戏、听辩、律动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上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交流、分享自己喜爱的动画音乐,增强课的交互性。目的是让学生在玩中听、玩中唱、玩中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背唱歌曲。
         2、能初步听赏、选出吻合表演画面的乐曲并随音乐律动。
         3、能够进行简单的二部节奏数板。
         4、能够把熟悉的动画人物和主题歌介绍给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分享。

教学重点:  歌曲的演唱

教学难点: 1、歌曲弱拍弱位的准确接唱
           2、初步感受x、xx的节奏组合并通过二部诵读表现出来

教学课时: 一课时(本单元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共分三大块:第一听赏乐曲、猜谜律动激发兴趣;

                      第二学唱歌曲,完成教学重点;

                      第三延伸学习,采集你我喜爱的动画人物、歌曲共同      分享。


一、 听辩
——律动
        1、 猜谜导入
       师朗诵诗《咏鹅》的后三句,学生猜
     (提示:课前已邀请一位学生扮演天鹅)
            过渡语:猜对了!告诉你,还是一只美丽的天鹅。快用热烈的掌声请它来!哎?

      怎么回事呢,小天鹅没来?——哦!要有哗哗的水声,小天鹅也许会游过来的。

      谁来模仿流水的声音呢?

     (学生练习用X 、 X 、 XX的节奏模仿出哗哗的水声)
      2、 二部合作朗诵《鹅》
       一部分学生朗诵,一部分用哗、哗、哗哗伴奏
     (提示:此时,小天鹅在朗诵声中游出并做动作定格)
          过渡语:多美丽的小天鹅!多优雅的舞姿!怎么不跳了?(小天鹅答:因为没
     有好听的音乐伴奏啊)老师这儿有两段音乐,请大家来听一听,给小天鹅选一

     段合适的舞蹈音乐

      3、 听赏两个乐曲片段《野蜂飞舞》和《天鹅》并根据想象选择回答问题:你觉得

      哪段音乐可以配天鹅的舞蹈呢?
      4、 边欣赏《天鹅》(小朋友表演的芭蕾舞画面)边律动。

      现在猜一猜,又是谁来了?
——由老师范唱歌曲《猜一猜》导入第二部分


二、范唱
——听辩——演唱
    1、 师范唱歌曲《猜一猜》,学生猜谜。
    2、 揭示谜底。学生简单介绍蘑菇的自然知识。
    3、 听辩歌曲录音,解决两个问题。
     (提示:老师事先在歌曲中乐句末的休止处用红色小球作出标记)
     (问题:你在红色小球的地方听到了怎样的拍手声?你能模仿出来吗?
    4、 模仿录音中的拍手为歌曲伴奏。
     (提示:此时播放歌曲原唱)
     5、 读歌词
      第一段边读边即兴用动作理解
      第二段边读边画一画蘑菇。(老师在黑板上简笔,学生书空)
     6、 模唱、听唱学会歌曲。
     (形式:先学第一段至会略带表演的背唱再自己试唱第二段至完整的演唱)

      由猜动画人物
蓝猫导入第三部分

三、采集与分享:猜
——》推荐——》听赏

    1、  老师重新编唱《猜一猜》,学生猜出动画人物
蓝猫
      过渡语:让我们快乐地唱起来,欢迎这位客人。

            (背唱歌曲《猜一猜》)
      过渡语:
蓝猫也带来了好听的歌曲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听一听,你们会唱吗?
    2、 欣赏《蓝猫》主题歌(VCD)
      问题:你知道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歌吗?
    3、  欣赏三首动画片歌曲。(VCD播放)
      (提示: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自带)
      (形式:分小组简单的商量,推荐出本组最喜欢的一首。
       欣赏前由推荐人简单介绍片中的主要动画人物)
    4、 在边看、边听、边唱中结束音乐课。
 

评析

   音乐教学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有着与一般学科不同的教学方法,主要体现为:以情动人,以美感人,从感性入手,重视教育的潜效应。可以说,情感是音乐审美过程中的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也是音乐审美感受的动力和中介。本课的教学设计就紧紧抓住了情感二字,审美不能依靠灌输,音乐容不得说教,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宽容平等,双方凭借音乐作为审美媒介交流审美信息,共同分享音乐带来的愉悦,这里没有智力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那种绝对的权威性,使得学生更快更好的获得课堂上真实的平等宽松氛围,在低年级保护他们自由的音乐想象力和敏锐的音乐感觉。正因为学生可以在老师创设的宽松美好的音乐环境中学习,保持了良好的心境,充分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在愉悦的心境中主动参与了音乐的审美和表现活动,这种愉悦的状态最有利于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使学习披上一层乐于主动接受的色彩,这种乐学的状态最适于在音乐课中体现,正因为教师很好的把握运用了这一点,使课堂教学 焕发了生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