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科教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学校方案>>文章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常州市武进区夏溪初级中学
信息时间:2003-12-04     阅读次数: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新的课程。一年多来,我校充分挖掘本地区课程资源,重视探究型组织建设,鼓励学生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并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体验”等多种学习活动,摸索符合本校实际的实践活动特色,现介绍如下:

合实践活动,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新型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的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践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进行探究实践活动,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还是一种实践性课程,倡导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注重学生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发展性课程,能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回归学生本性,解放学生的个性是其基本价值追求。

基于以上认识,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定位在:面向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性、独特性和具体性;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社会实践。近几年来,我校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中,初步形成了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思路:以本地区课程资源为依托,以“夏中兴趣小组”为组织形式,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实践、体验等多种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挖掘本地区课程资源,把学生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各类课程资源中,本地区花木资源对学生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把成长的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最好的选择。我校学生生活的社区,有着独特的优势:夏溪镇是全国著名的花木镇,几十年形成的地区花木种植环境、盆景栽培技术,是集人文知识、自然知识、科技知识于一身的有利条件,又是学生自主开展课题研究、社会考察、实践体验的基地。社区丰富的课程资源给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充分利用和挖掘社区课程资源,学校制定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意见,还组织我校教师编写了以社区资源为主要内容的校本教材:《常见花木的栽培与管理》,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提供鲜活的材料。

重视探究型组织建设,鼓励学生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学校教育应该顺应学生好奇、乐于探究、易有成就感的年龄特点,通过合理的途径和科学的组织形式为其提供合适并有效的教育,促进学生发展。探究型组织能够满足学生心理需求,使学生在探究和体验中得到发展。我校十分重视探究型组织的建设,前几年,学校就成立了花木栽培、盆景培育、标本制作、等兴趣活动小组,学生自己明确分工,自己聘请指导教师,共同讨论制定计划、设计研究方案,开展调查、访问、参观、考察等一系列活动。

基于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学习活动方式,学校倡导学生把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题进行研究,鼓励学生亲历实践、深度探究。菊花的栽培养育是我校多个课题中的一个小课题,菊花的品种,菊花的栽培注意点,菊花的适宜温度,菊花的花期,等等,学生通过上网,去图书馆等查找所需要的资料,采购所需要的种子,选购所需要的花盆和泥土,培育出一盆盆色彩繁多,姿态各异的菊花。当学生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果实,那种喜悦之情是难以言表的。

在小课题研究过程中,孩子们的学习领域拓宽了,视野扩大了,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了;自主活动、亲历实践、深度探究,孩子们的自主性被唤醒了,创造性被激活了,还培养了他们踏实认真、一丝不苟、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形成了亲近自然、关注环境的责任感。

倡导多元化学习活动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多元化的学习活动方式,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长期学习活动方式的不断选择,有利于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学习活动方式有: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设计制作的应用性学习、生活学习等。如果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的任何一种主题活动中,尽可能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在每一项活动主题实施中,尽可能多地进行调查、考察、参观、宣传、实验、表演、展示、交流、总结等学习活动,并以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为基础开展活动,不断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就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帮助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如在我校举行的“夏溪地区行业情况调查”专题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了解花木市场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经济状态,在社会调查、考察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想目标和兴趣特长,选择一个行业进行调查研究:他们开辟校园绿化带,参与栽培管理;到花木种殖大户,观察实践,到盆景园参观了解盆景的栽培要领;他们向老师傅学习嫁接技术,向匠人学木工修理课桌椅;他们在电脑上上网,搜集了解新时期新的行业、新的特点……这一主题活动中,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实践性学习、应用性学习等多种学习活动方式有机整合,活动方式多种多样,学生始终兴趣盎然,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成为自觉的行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提高。

在近几年的不断学习、探索中,我校积累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些经验。在课时安排上:固定安排(每周三课时)与弹性安排相结合,以体现课程的计划性和灵活性;在课程内容上:注意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技教育互相渗透、延伸、整合,突出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因为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手段,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或小组专题性研究为基础,逐步走向打破班级、同一年级以相同或同类兴趣为基础编成活动小组,最终打破班级、年级,以相同或同类兴趣编成活动小组;在师资安排上:学生自主聘请与学校统筹安排结合,提倡教师人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促进者和评价者。

 

200311
 
附件下载:

    主办单位:常州市教育学会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紫荆西路6号   电话:0519-86695189   邮编:213016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网站管理


    打开微信扫描二维码
    关注"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