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我们美丽的校园》活动指导方案
遥观初级中学 张剑芬 沈炼
总体目标:通过本活动的组织,让学生亲自开展调查和考察,体验课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该实践活动主要以校园为活动基地,逐步走向社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现实生活,认识现实生活,使学生养成关心自然、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思想意识,养成学生的责任意识,培养学生感受、想象、鉴赏、审美、表现与创造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在生活中创新的意识和习惯。
课程实施对象:本课程在初一年级组织实施
活动总体设想:
第一阶段:第一学期(第一至第六周)
活动主题:了解我们美丽的校园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知道现在优美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是全社会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晶,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培养学生以校为荣的荣誉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为校争光的责任意识,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报答社会。
活动方式:组织班级小记者团开展采访活动、报告会
活动安排:
一、第一周 组织记者团,明确任务,认识活动意义。
二、第二、第三周 组织学生分组活动。
①采访与学校发展有关的退休教师、老领导、老校友及社会人士,收集有关图片、实物等材料,了解学校的过去;采访现任教师及有关领导,了解学校的近年发展;采访学校领导和镇有关领导,了解镇教育的发展方向及总体构思。
②追踪采访我校毕业生中的杰出人物,了解他们发展的轨迹,感受他们成长历程,学习他们的奋斗精神。
③查询学校档案资料,寻找有关学校发展的痕迹。(在学校档案员的帮助下)
④各小记者团写出调查报告或采访报道或活动体会,组织交流。
三、第四周 邀请老校长作《遥观中学奋斗史》专题报告。
四、第五周 举办校史展,将收集到的有意义的图片、实物,学生的采访报道、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加以整理展出。(邀请学校历史教师作为指导)
第六周 举办“今天我以遥中为荣,明天遥中以我为荣”演讲比赛。
第二阶段:十一周至二十周
活动主题:展示我们美丽的校园
活动目的: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了解校园植物种类及分布情况;了解校园环境分布状况,学会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并能对收集的信息或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和处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提高学生设计生活的能力,增强学生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活动方式:组织开展调查活动、小制作、美术作品,组织学生开展校园环境设计比赛。
活动安排:
一、第十周 要求学生课外上图书馆查阅有关园林学和园艺学的书籍,了解有关花木名称及特征。
二、第十一周 分组调查校园内植物的品种及分布情况,并作好记录。
三、第十二周 组织学生就调查到的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提出自己的设计对策。(在生物教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四、第十三周 课外要求每位学生制作一个植物标志牌。(在材料的选择和形状上不作要求)完成校园设计方案。
五、第十四周 在课内对学生的作品作交流评议,推选出班级的优秀作品参加年级评比,优胜作品在校橱窗内展览,后挂在校内相应的植物上。作品要求:A独创性,作品在选材和制作上有创意。B实用性,经得起风吹日晒雨淋,便于在植物上悬挂或在植物前扦插。C美观性,作品视觉效果好。D无科学性错误。
六、第十五周 选出最优校园设计作品,组织学生动手参与校园环境的改善。
七、第十六周 开展摄影比赛或绘画作品比赛,内容为“校园一景”,要求比赛内容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该活动请艺术教师为指导)
八、第十七周 以班为单位,综合小组设计成果共同设计一份学校布局规划图,展出学生设计规划,择优评奖。
第三阶段:第二学期
活动主题:告别校园不文明现象
活动目的:通过学生调查和考察,引起他们对学校中不文明现象的关注,使学生从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思想道德等等方面认识到不文明现象的危害性,自觉养成文明用语及注意环境保护的良好行为习惯,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美,使文明礼貌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
活动方式:开展调查活动、召开主题班会
活动安排:
一、第一、二周 设计一份调查报告,对学生中的不文明现象进行调查分析。不文明现象包括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讲粗话脏话、吃零食等等,学生可任选一个主题作为调查对象,设计调查方案,调查学生中不文明现象,分析产生的原因。
二、第三周 完成调查报告,组织学生交流调查心得。
三、第四周 建立环保小分队,督查校园内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由学生会牵头,作为常规检查定期对各班情况进行评比打分。
四、第四周开始 开展“文明用语标兵”竞赛活动,推选出班级内最懂礼貌、最讲文明的积极分子。
五、第五周 各班有针对性地召开主题班会,对学校中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剖析,使学生认识到不文明行为对个人成长发展的危害。
六、第六周始 布置各班内部环境(标语、图片等等作为装饰品),创设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创意的文化环境。选出最佳创设,供其它班级参观。
七、第十周 组织评比,对各班开展活动的情况进行评选,评出优胜班级进行表彰。
第四阶段:第二学期第十一至二十周
活动主题:设计我们美丽的校园
活动日的:通过学生的考察活动、尝试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鉴赏、审美、创造、表现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生活中创新的意识。
活动方式:设计模型、征文活动比赛。
活动安排:
一、第十一、十二周 要求学生考察附近环境优美的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浓郁的学校、社区或公园,吸取其中设计的优点。
二、第十三周 邀请园艺工人、建筑专家来校作专题讲座,要求学生作好记录。
三、第十四、十五周 要求小组同学讨论探讨,设计出本组认为最理想的校园环境平面图,制成模型或投影片。
四、第十五周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作品,组织学生对各方案进行评价,在课堂内进行展示,分析哪些方案使校园最美丽,哪些方案最合理、最经济、最具文化氛围。
五、第十七周 各班综合各小组的优点,各班选定一两个设计方案作进一步完善,在校园范围内展出。设计过程中如有困难,可请教数学教师和电脑教师作为指导。
六、第十八周 开展征文活动,内容为:设计我们美丽的校园。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设计我们未来美丽的校园,组织学生交流评比,优秀文章在校园橱窗内展览。(邀请语文教师作为指导和评委)
七、第十九周 要求学生对自己一年来的活动就收获、不足、反思等方面作自我小结,组织学生在班内交流。
八、第二十周 各班推选出活动积极分子,整理各阶段优秀作品,在全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