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建设》2003年第11期
立足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
——语文新课程阅读教学策略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吴永军
【内容摘要】
语文新课程实施以来,在教学层面上出现了许多新气象:抛弃了“以本为本”的旧观念,确立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洋溢着“动态生成”的生命力……这些在改革之初无疑都是令人欣喜的。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的误解,或教学中操作失当,过分突出对教材的“重组”,有些教学游离于文本,任意“生成”,使语文教学在“散乱的活跃”中失去了本该有的价值。
一、立足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之基
语文教学首先要解决“阅读什么”的问题。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内,当然应该以阅读文本(主要是教材中的课文)为主。读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而立足文本的读又是语文学习的基础。
立足文本,就是指教师紧扣教材提供的文本,通过语言文字、插图、音乐及音响等创设出可感可触的情境,让学生多读多悟,吟咏品味,含英咀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
二、超越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之根
超越文本有两层含义:一是突破文本的限制,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确立“生活语文”的观念;二是让学生大量阅读文本外的文章,增加积累。
三、回归文本是语文阅读教学之需
语文阅读教学中适度回归文本,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中字词句的理解,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积累,从而更具有“语文意味”,又能进行必要的价值引导,体现语文的人文性和语文的“文道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