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常州名人故居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常州市北环中学 陈蕾
一、 开设课题的由来:
学校安排学生中午在老师的指导下上网查询资料,第一次上网查些什么内容呢?作为常州人,同学们自然最关心的是家乡的历史文化,因此,纷纷在网上搜索常州历史……。突然,有学生喊道:“快看网上有常州十大名人,这么多名人啊!我怎么不知道呢?”于是,学生纷纷去搜索“常州十大名人”;接着,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来。教室里的气氛顿时热闹起来。是呀!常州这座江南小城,在二十世纪产生了这么多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就连许多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何况是这些土生土长求知欲旺盛的少年呢?看到学生对常州名人如此感兴趣,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常州历史,了解常州历史名人,我与学生讨论决定,成立《对常州名人故居的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课题小组,并选出了课题中心组成员,明确分工,开始了这个课题的调查研究。
二、调查计划表:
课题题目: 《对常州历史名人故居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
课题组中心成员: 王露露、昌淋珠、李雪莲、唐云、戴琳琳、周佳莉 葛志鹏、康晓飞、纪晓龙、钱诚、叶文琪、汪海洋 |
研究目的及意义: 针对学生们对家乡历史名人缺乏了解的情况,展开对常州名人故居现状的调查,分析造成学生对家乡历史名人缺乏了解的原因,以及了解常州文化古迹保护状况,呼吁常州市民增强文物保护意识,重视文化古迹的保护,从而提出开发名人故居的对策,通过研究,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收集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分析研究 |
实施步骤: 1、收集常州名人故居资料,设计问卷,调查学生们对常州名人故居了解的现状; 2、实地考察名人故居现状,写出考察报告; 3、采访常州文物管理委员会; 4、分析现状,提出对名人故居现状调查的思考及开发对策;; 5、完成课题报告 |
预期成果:考察报告 |
三、 研究活动的准备:
1、学生问卷调查;
常州文化底蕴丰富,目前具有国家、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4处,名人故居30多处;为调查学生对常州名人故居了解状况,我们以初二一个班级为试点,采取现场问卷形式进行调查,调查人数为49人,男生25人,女生24人,问卷内容如下:
(1)你知道“常州三杰”是哪三人吗?
(2)除了“常州三杰”,你还知道哪些名人?
(3)你知道我市有哪些名人故居吗?请举几个说明;
(4)你参观过哪些名人故居?是学校组织参观的,还是自己去参观的?
(5)参观名人故居后,你有什么收获?
(6)对常州名人故居的未来发展你有何建议?
2、学生收集资料,准备实地考察;
四、调查的具体实施阶段:
根据调查计划,出于对学生安全及时间考虑,选择了离学校较近的贞和堂(唐荆川故居),屠寄故居、史良故居、吕思勉故居、赵元任故居、洪亮吉故居等作为考察地点,分成六个调查小组,每一小组2名同学,在收集资料基础上,进行实地考察,写出考察查报告;(见下表)
考 察 报 告 | ||||||
考察 时间 | | 考察 地点 | | 考察 人物 | | |
寻访过程: | ||||||
故 居 现 状 | 故居外观: | |||||
故居访谈记录:(以下访谈内容不需要全部进行,可根据故居情况选择内容进行) | ||||||
1、 故居是否遭到破坏?原因是什么? 2、故居是否采取保护措施?保护状况如何? 3、故居是否对外开放?如果开放,参观费用是多少?参观对象主要是什么人? 4、故居有无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 5、在故居保护工作中还存在哪些困难? | ||||||
考察感想 | | |||||
五、采访常州文物管理委员会;
为对常州名人故居现状作全面了解,同学们提出要到常州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采访,经过联系,同学们与常州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约定了采访时间,并精心设计了采访问题:
1、常州有多少名人故居?
2、已经开发并向市民开放的名人故居有哪些?
3、已得到妥善保护和管理但未向市民开放的名人故居有哪 些?
4、遭到破坏的名人故居有多少?
5、名人故居保护管理状况如何?
6、在名人故居保护管理工作中有何困难?
六、 结题报告:
1、问卷调查分析:(总人数49)
名人 | 调查分析 | 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
张太雷 | 知道人数:45人 | 91% |
知道故居人数:34人 | 69% | |
参观故居人数:22人 | 44% | |
学校组织参观人数:19人 | 38% | |
自己去参观人数:3人 | 6% | |
瞿秋白 | 知道人数:39人 | 79% |
知道故居人数:31人 | 63% | |
参观故居人数:18人 | 36% | |
学校组织参观人数:14人 | 28% | |
自己去参观人数:4人 | 8% | |
赵翼 | 知道人数:35人 | 71% |
恽代英 | 知道人数:27人 | 55% |
刘海粟 | 知道人数:9人 | 18% |
唐荆川 | 知道人数:3人 | 6% |
刘国钧 | 知道人数:1人 | 2% |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常州三杰”中的瞿秋白、张太雷比较熟悉,究其原因是通过老师的教育,媒体的宣传以及参观所熟悉的。我们也发现,学生对“常州三杰”之一恽代英的熟悉程度远不如赵翼,通过了解知道学生是在初二语文课本中学过赵翼的诗,因此比较熟悉;我们还发现,从知道名人—知道名人故居—参观名人故居,人数呈现递减的趋势,而且参观名人故居大都是学校组织参观的,自己去参观的很少,学生对于常州历史名人的了解状况令人担忧,而且对于历史名人也缺乏了解兴趣。
2、常州名人故居现状的思考:
思考一:名人故居何处去?
名人故居是将历史名人具有典型和象征意义的生前居所辟出,供人们观瞻与凭吊,它标志着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甚至代表一个城市精神,如今这种城市精神渐渐黯淡了;通过学生对常州名人故居实地考察及对常州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采访,我们知道常州名人故居大约有35处,已经开发并向市民开放的名人故居有张太雷故居,瞿秋白故居、洪亮吉故居、吕思勉故居,其中瞿秋白故居,张太雷故居保护管理状况较好,参观人数较多;洪亮吉故居保护状况也较好,参观人数也比较多,参观人群中还有外国人;已得到妥善保护管理并准备向市民开放的名人故居有苏东坡故居,吕思勉故居等,有一部分名人故居遭到拆毁或破坏,如盛宣怀故居,屠寄故居等;还有一部分名人故居变成了居民住宅,如李伯元故居,赵元任故居等;
据文物管理委员会同志介绍,在名人故居保护管理工作中还存在有以下困难:媒体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故居保护意识不强、资金短缺等。其实在全国范围内,象常州名人故居这样的尴尬局面并不是个别现象,由于名人故居大多分布在胡同小巷,被高楼大厦所湮没,而且相当一部分名人故居遭到拆毁或破坏,加上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游人参观热情,综上所述,名人故居受社会关注程度,有交通状况、媒体宣传、政府扶持、社会文化与公民素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经济、文化、旅游乃至许多观念上与国际接轨的今天,如果重视对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开发,实际上是加重这个城市的“含金量”,是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常州城市文化品位的一项重要举措。
思考二:如何开发名人故居?
(1)禁止人为破坏名人故居,政府出资妥善修复名人故居,建立一批名人纪念馆;
(2)开放名人故居,对名人故居实行低价收费或实行免费“开放日”制度,这样可以使更多的常州人了解自己的家乡,提高常州市民的生活品味和自豪感;
(3)加强有关常州名人故居的宣传报道工作,报纸、电台、电视台应开辟介绍常州历史文化的专栏或专题节目,全面系统介绍常州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也可以在公共场所展示名人事迹,让人们认识常州历史;
(4)名人故居陈列内容展示手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辟网上名人纪念馆。
结束语: